過去一年,金華市婺城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50億元,增長7.2%,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9.3%、11.1%;獲評浙江省“四好農村路”省級示范區、省級美麗鄉村優勝區、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優勝區……近日,金華市婺城區政府新聞辦舉行“共同富裕”新聞發布會。會上介紹了婺城圍繞共同富裕重點工作、重大改革,扛旗爭先、創新突破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效。
“我們制定了婺城區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重點工作‘1+7+N’和重大改革‘1+5+n’的架構圖,即建立1套共同富裕指標體系55項,圍繞經濟高質量發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公共服務優質共享、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社會治理等7條先行示范跑道,明確重點工作65項。”婺城區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社建委主任胡小榮介紹,婺城以“擴中”“提低”改革為統領,聚焦縮小地區差距、縮小城鄉差距、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基本單元等,推進重大改革44項。
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是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的基本盤,“共富”建設中,婺城始終堅持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以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推動壯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婺城共有市場主體5.5萬余戶,其中,中小企業1.58萬家,個體工商戶3.68萬戶,二者是全區市場主體中絕對的主力軍。可以說,穩住了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就穩住了經濟的基本盤。”婺城區市場監管局黨委書記、局長劉壽松介紹,婺城通過“擴面”“賦能”“培育”“清虛”“涵養”五大行動,牢牢抓住高質量發展的“題眼”,探索出具有普遍意義的“共富經驗”。這其中,“金融賦能”是婺城結合實際、響應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迫切呼聲的解題之法——婺城著力突破個體工商戶“金融破難”“精準培育”兩個重難點,建立“幫幫快服”服務平臺專項試點,重新構建政府與金融機構之間的數據直聯模式,實現在線金融服務“一步授權”“一秒測額”“一鍵獲貸”。自上線以來,婺城已累計完成用戶測額740戶,聯合成泰銀行完成實際用信600戶,發放貸款2.23億元,戶均額度超37.1萬元。
一直以來,婺城堅持以壯大村集體經濟發展作為共同富裕的突破性抓手,上下聯動,同頻共振,構建了成熟的結對幫扶機制,經過多年努力和探索,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2021年底,全區村集體總收入2.82億元,村均132萬元,較2018年底(村均45萬元)提高了193%。今年,婺城對幫扶機制進行了迭代升級,實施“百團聯百村”強村富民行動。“這一行動是由農業農村局牽頭組建了100個由‘部門單位+企業+‘第一書記’+科技特派員+法律顧問+金融顧問’組成的‘助村幫幫團’與集體經濟薄弱村結對,形成了‘6+1’幫扶新模式,進一步凝聚發展合力,助力共同富裕。”婺城區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嚴東生介紹,未來,婺城將繼續把“百團聯百村”強村富民行動向縱深推進,持續增強村集體“造血”能力,提升結對村共同富裕成色,打造一批具有辨識度的“強村富民”婺城樣板。
“共富”的內涵不僅包括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還包括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作為浙江省“大綜合一體化”執法改革試點,婺城推行多項舉措著力破解以往執法中的堵點難題。“我們全面整合執法隊伍,實施‘綜合查一次’;全面推進數字化改革,建立快速反應機制;全面推廣柔性執法,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全面強化監督,確保權為民所用。”婺城區綜合行政執法局黨組書記、局長樓國偉介紹,改革以來,婺城共開展“綜合查一次”3256次,涉企檢查頻次較去年下降35.17%,大大優化了營商環境。相較去年同期,線上處置執法事件由3468件上升至8910件,增長157%,聯合執法由345次上升至512次,增長48%,案件處置時間由3.4天降至1.8天,縮短47%。
(來源:人民網)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