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已至,萬象更新。時間悄然而逝,風風雨雨又是一年。這一年,有發展、有機遇、也有堅守。讓我們跟隨記者的腳步,聽聽大家對2022年心中最深刻的印象,以及在新的一年中又有怎么樣的心愿。
1
塔石鄉銀嶺村高山百合基地負責人吳健
“堅守農業促振興,扎根鄉村謀發展”
2022年已經過去,2023年迎面而來!站在新年的開端,我的心里不免感慨萬千。此時我正站在海拔820米的婺城區塔石鄉銀嶺村高山百合基地上,在零下3度的環境里,像守護寶貝一樣細心守護著百合新品種。
回顧2022年,我覺得堅守與創新是自己身上最鮮明的標簽。這一年,干旱與疫情疊加,基地發展面臨挑戰,即便如此,我始終勤懇堅守在高山百合基地,沒有一刻懈怠,沒有一絲放松,因為我深知,農業具有很多不確定性,唯有堅持才能迎來勝利。這一年,我們迎來了百合新品種,該新品種是基地與院校合作研發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因為我們深知,因循守舊,沒有市場;唯有創新,才有出路。新品種具有抗性強、管理易、豐產性好等優點,特別適宜在高海拔山區種植。我堅信,該品種一旦推廣種植,必將帶動更多村民增收致富,推動鄉村經濟發展。
展望2023年,我心潮起伏,腦海里不斷浮現出2019年剛來到基地時干事創業的場景。那時,銀嶺村海拔高、土地肥、空氣佳的優勢深深吸引了我們。也從那時起,我就一心一意鉆研起了百合種植和培育技術,并把技術和經驗傳授給當地村民。如今,新品種研發成功,“公司+農戶”包收購模式必將有新作為。我們計劃在2023年把食用百合打造成一條成熟的產業鏈,不斷提升百合的附加值,讓更多村民享受到農業發展成果。2023,農業產業,大有可為。
2
浙江赤誠工貿有限公司總經理夏彪
“信念之火常明,讓我們攜手向前”
日轉星移,櫛風沐雨又一年。?作為一家企業主,在經濟形勢極其嚴峻復雜的情況下帶領企業能夠走到今天,已是幸運;在商海搏擊風浪的洗禮中能持續前行,更是幸福。當下,你我都健康快樂著,真好!
赤誠工貿是一家專業生產鍋具的企業。目前生產的產品有1000多個品種規格。前幾年,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我們主動求變,迅速調整產品結構,精心鑄造“一只鍋”。憑借先進設備、雄厚的技術力量和精湛的制造工藝,高品質產品贏得了國內外消費者的認可。與此同時,我們把握數字化新機遇,主動擁抱商業新業態新模式,以直播帶貨趟出了一條發展新路。這一轉型,迎來了發展的新天地,銷售規模也不斷擴大,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疫情的沖擊。
可以說,專業專注為公司發展贏得了先機,但我們并沒有滿足于現狀而止步不前。為了更好地提升公司實力,搶占市場份額,我們在臨江工業區準備投資十億元上馬新項目。隨著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的運用,必將助推企業走出一條穩進提質的金光大道。
新故相推,日生不滯。從來沒有不需要克服重力的飛翔,也沒有不經風雨的成長。新的一年,我們始終不渝堅守制造,做有實力的企業,明顯感到這幾年的政策環境越來越好了。僅2022年,各種惠企政策利好為我們減負,企業就更有信心、用更多資金去投入生產研發,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2023年,信念之火常明,讓我們攜手向前方!
3
蔣堂鎮移民新村一期村民吳釵燁
“日子越過越甜,生活越過越好”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眨眼間,一年又過去了,這也是我們一家在蔣堂鎮移民新村一期陽山村度過的第三年。
回首過往,我們曾居住在沙畈鄉半溪村柿樹嶺自然村。那里,雖然山清水秀生態優越,可是老人看病難、孩子上學難,對于我們年輕人來說,最大的難題還是就業。搬遷下山,過上便利舒適的新生活是一家人夢寐以求的心愿。
隨著婺城區委、區政府下山安居創富工程的實施,2020年,我們如愿搬進了蔣堂鎮上的安置房。移民新村就修建在馬路旁邊,不管是晴天雨天,出門走幾步就能坐上公交車。漂亮的小區里,綠意盎然,干凈整潔,還有休閑廣場、幼兒園等配套設施。新房經過裝修后,舒適而又溫馨,一家人的生活發生了喜人的變化。現在,我就在家門口的鎮中心幼兒園上班,孩子在鎮上上學,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新的一年,新的期待。我將緊抓每一天時間,干好每一件事,以勤奮和智慧建設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4
城中街道明月樓社區社區工作者劉帥
“扎根社區,為民服務勇擔當”
一轉眼又是一年,2022年我的人生發生了兩件大事:一件是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一件是來到城中街道明月樓社區這個大家庭,成為一名社區工作者。
回望整個2022年,我認為“奉獻”算上我的全年關鍵詞了。在社區工作,加班是常態,面對過去一年中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連續一整個星期都住在社區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宣傳防疫碼、人員信息流調、密接人員轉運、上門接種疫苗等工作面前,我內心始終牢記“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認為黨員就應該帶頭沖在前。
有人說,社區工作都是處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但我覺得居民急難愁盼的事情可不是小事。每次下網格時,看見居民朋友微笑著向我打招呼,我便知道他們對我的工作是認可的,同時也找到了自身奉獻的價值。
2023年,肯定是充滿希望的一年。我希望我在社區中所負責的文化線能讓居民朋友們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歡樂、精神富足。我愿立足自身崗位,更好地服務社區居民,繼續貫徹自我奉獻精神,為社區工作發光發熱。
5
白龍橋衛生院醫師裘靈鈞
“即便沖在一線,依舊甘之如飴”
2022年是疫情防控貫穿始終的一年。組織有號召,我們有行動,開年除夕那天我就是在隔離點中度過的。
作為基層醫務人員,過去的一年里,我們除了將疫情防控作為工作的主基調,門診的診療和公共衛生工作同樣也不能落下。經常結束了一天的診療后的我們還要加班加點參與采核酸、入戶接診、疫苗接種等工作。有時碰到惡劣的天氣,即便是狂風暴雨亦或高溫炎熱,穿著防護服的我們同樣甘之如飴。
“4.15”疫情對我們白龍橋來說是最刻骨銘心的,如此近距離地在前線作戰對大家來說都是第一次。戰役打響,我們一呼百應,沖在一線,打包物資、全民核酸采樣,大家猶如“陀螺”一般整日連軸轉。
這段時間,我們身上的任務也更為艱巨。隨著感染新冠的病人增多,發熱診室常常人滿為患,為了單位能夠正常運作,很多同事都在帶病堅持上班。看著身邊的同事相繼倒下,剩下的也都在咬牙堅持,我希望接下來的2023年,大家都能夠保重身體,遠離疾病,也希望所有的醫務工作者們能夠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
6
婺城區新聞傳媒中心記者劉檬檬
“筆耕不輟,步履不停”
新年伊始,回顧整個2022年,于我來說,有兩個關鍵詞:一是防疫,二是省運。
三月份的時候,我只是一個剛剛踏入工作的新人。我仍然記得我寫的第一篇稿子是一篇人物報道,我當時興奮地把它轉發在了朋友圈。九個月過去了,那最開始曾令我無從下手的題材,現在也逐漸變得清晰明了了起來。
這一年,我寫了很多篇防疫報道,深入探訪過疫情防控背后諸多不為人知的辛苦。作為“4·15”疫情的親身經歷者,我用文字與鏡頭記錄著大家為抗“疫”所流下的汗水與眼淚,也是在這一年中,我們開啟了新的篇章。
2022年的金華,還有另外一個身份:省運承辦城市。而我也有幸作為新聞宣傳組的工作人員參與其中,見證了賽場上的歡呼以及賽事背后運動員們訓練時的辛苦。徹夜燈火通明的辦公大樓里,有我繁忙而又欣慰的三個月。
新年終將會描繪新的畫卷,過去的一年里,我用文字描繪城市的更新、防疫的艱辛以及街巷里的煙火氣,也在不同的采訪過程中短暫體會過別樣的人生。新的一年,我將保持對初心的熱愛,繼續出發,留下更多富有溫度的采訪與報道。
筆耕不輟,步履不停。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