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在政治上、理論上、實踐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就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制定了大政方針和戰略部署,是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黨的二十大報告高屋建瓴、統攬全局,鼓舞人心、催人奮進,婺城區農業農村局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熱潮,不斷汲取奮進力量,實干爭先,結合婺城農業農村工作實際,推進農業產業發展和轉型升級。
一、立足崗位,堅持學習,認真學懂弄通做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和長期戰略任務,在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上下功夫,全面準確領會其思想精髓、核心要義,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要帶好頭,在學深悟透上作表率,拿出時間和精力,力爭多學一點,學深一點,多思考一點。通過深入學習、深刻領悟,切實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來,統一到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上來,深刻領會和準確把握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新論斷、新思想、新戰略、新要求,矢志不渝跟黨走。通過“三會一課”、專題討論、專題宣講等方式,深入學習研討,準確把握大會的精神實質與豐富內涵,認真領悟黨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論斷、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不斷從學習中汲取奮進力量,做到常學常新、常思常悟、常研常得,樹立崇高目標,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
二、提升能力,實干先行,奮力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婺城“三農”工作?
要立足本職工作崗位,按照黨的二十大確定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圍繞區委“1483”發展戰略的新定位——奮進“兩個先行”,打造“一帶七心”,爭當高水平建設內陸開放樞紐中心城市中堅力量。進一步強化自身建設,提升能力水平,擼起袖子加油干、風雨無阻向前行。
鄉村振興,貴在實干,干是前提,也是基礎。要進一步從婺城的區域位置優勢和山水林田湖生態優勢出發,以城鄉融合促進城鄉要素對流為發展主題,以大項目帶動為抓手,通過農業標準地和強村富民兩項改革推動,大力實施農業雙強、鄉村建設、強村富民和農業數字變革四大行動,讓黨的二十大精神盡早落地落實。
干的關鍵是實,實的關鍵是細。要了解婺城農民群眾最關心、最亟需的現實需求,了解鄉村建設、產業發展的突出短板,帶著問題去干工作,著眼實際謀發展。下步工作中,主要從7個方面細化著手:一是堅決守住糧食安全底線。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實施系列耕地保護工程,做好非糧化整治“后半篇”文章。二是推動大項目招引和落地。重點實施熊貓豬豬二期,萬里神農省級農事服務中心建設,浙中現代農業共富先導示范區項目,“燕語水韻”—燕語湖二期共同富裕示范帶創建等重大項目的謀劃、招引和落地。三是大力實施農業“雙強”。做好好樂耕農事服務中心二期、老盛農事服務中心、婺江絲雨茶葉專業合作社宜機化改造項目、金婺蛋鴨產業農藝農機融合示范試驗基地等農業雙強項目。四是提升農業綠色發展水平。做好綠色農產品比例提升,推動兩個三生(生產、生活、生態)功能融合的美麗田園建設,加大五大水庫水源涵養區內生態農產品品牌創建。五是推進未來鄉村建設。依托重大項目,組團式、片區化建設未來鄉村,加強城鄉要素對流。六是實施強村富民行動。做好“農業標準地+農業雙強”市級試點工作,壓實16家“強村公司”、40個“飛地”抱團項目、“鄉鎮共建強基”、“百團聯百村”等4大專項行動。七是推動鄉村數字變革。做好婺農補貼一件事、奶業產業大腦、浙農系列應用等省市級數字化應用建設、維護與迭代。進一步樹立實干當先的工作導向,激勵各級三農干部敢擔當、善作為,為他們干事創業、施展才華提供支持。
三、堅定信仰,廉潔高效,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三農”干部隊伍
把政治建設放在首位,嚴肅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嚴明紀律規矩,把握正確政治方向,面對大是大非敢于亮劍,面對矛盾敢于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于挺身而出,用行動詮釋忠誠,用擔當彰顯信仰。用好黨推進自我革命的寶貴經驗,不斷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確保在經受各種新考驗中交出滿意答卷,努力成為正氣充盈、底氣充足、勇于自我革命的時代先鋒。
號角已吹響,奮進正當時。黨的二十大報告站在民族復興和世界百年變局的制高點,科學謀劃未來5年乃至更長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提出一系列新思路、新戰略、新舉措,是指導未來發展的綱領性文獻。區農業農村局將更加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不斷在學習中汲取奮進力量,堅持實干先行,為奮進“兩個先行”打造“一帶七心”貢獻婺城農業農村力量。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