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咖啡作為典型的舶來飲品風靡上海灘,成為當時中西文化交流的標志,咖啡館更于此后遍布大江南北,成為包容的中國現代城市文化生活的一個微縮載體,承載了豐富的小資文化與時尚風潮。而近年來,在婺城的大美鄉村,也出現了一些有趣且具個性的咖啡館。當城市邂逅鄉村,田園飛揚起激越,它們在這樣的文化碰撞中擦出了怎樣的火花呢?
工作日咖啡館專為童趣而生
在婺城區雅畈鎮漢灶村知青路21號,有一家只在工作日營業的咖啡館——積木鄉村咖啡館。3月7日,記者在導航和村民的指引下,找到了這間特別的屋子,黃墻黛瓦,籬笆環繞,大黃狗慵懶地趴在木質涼亭下小憩。
店門前是一棵高大的花椒樹。“這不是我們特意種的,是機緣巧合下長成的樹,估計是鳥銜來種子在里面生根發芽了。”“80后”咖啡館老板娘小李說。
既然種子選擇了這,她便精心呵護成了樹,也收獲了累累果實。一如她創辦鄉村咖啡館的經歷。
“我始終覺得,農村也可以很有趣。”自小生活在婺城農村的小李,有著濃濃的鄉土情結。機緣巧合下,她從城市回到這里,一眼便看中了大院子,決定將這里打造成一個能安放忙碌身心的溫馨港灣。
村里開咖啡館,會有人來喝嗎?小李的耳邊少不了或好奇或質疑的聲音。她有著自己的節奏,自學咖啡調制九個多月后,便在去年11月創辦了咖啡館,精心打理起一草一木,連制成籬笆的竹條都是自己從山上一車車撿回來的。不為盈利,只是追求自己的生活方式,工作日只在9:00-17:00營業,周末不營業。
“周末空出來可以做些自己喜歡的事,也為了多陪陪孩子。”小李還是一位二胎媽媽,她的相冊里存著不少孩子的照片和視頻。
夏天,她的小女兒躺在皮劃艇上,“咯咯”的笑聲從池塘水面傳來,灑遍咖啡館的院落。“在這里能讓孩子的童年增添更多美好回憶,這也是我當初看中大院子的原因。”談起孩子,她總是嘴角帶笑。
“我又來了。麻煩給我們來兩杯拿鐵,一杯柚子汁。”這時,店內迎來幾位顧客。前一天剛來過店里的趙女士,這次從市區驅車二十分鐘后,帶著朋友再次光臨。
研磨、萃取、打奶、拉花……李曉起身忙碌起來,屋內也飄起了咖啡的焦香。 “這家店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在這里發呆發半天。”雅畈鎮村民葉先生是店里的常客,現在也成了李曉的朋友。
誠然,能有一個午后在這里喝咖啡或是聊天發呆,都將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柔和舒緩的音樂聲中,啜一口醇香的咖啡,翻動一頁書,身上披著融融的陽光,一抬眼處處見綠,頗有種“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味道。屋外,大草地上擺放著擁有松軟大床的茅草屋,周圍種著櫻桃、藍莓、柿子等各種果樹,設置了游樂設施。客人們還可以在這團建、露營。
事實上,即使小李這般佛系,咖啡館特別的格調,還是吸引了絡繹不絕的顧客。他們大多是城里的年輕人和將要退休的人,都被小李稱作“熱愛生活的人”。近半年的時間里,從外地回來的她從幾乎沒有本地朋友發展到結識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積累了許多回頭客。
“近幾年村上多了很多新業態,但年輕人還是少。我們所做的,就是想讓農村煥發生命,讓農村變得有趣好玩。”李曉說。
雅畈鎮副鎮長朱雯表示,接下來雅畈鎮將進一步完善基礎性設施,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婺州窯)文化產業園及歷史文化街區保護項目落地。“希望引進更多優質業態,不單單吸引游客,還能吸引更多年輕人來村里就業創業。”朱雯說。
機車咖啡館聚起了金華騎游隊
春日的陽光灑滿金華山腳下的午后,清朗的風里便有了閑散的味道,亦如開在這里的一家機車主題咖啡館。一條冗長的山路,從城市邊緣直達北山山頂,兩旁是郁郁蔥蔥的山林,深處還有鳥語花香,仿若一片桃花源。而這座咖啡館就藏在這逃離塵世的關卡處,一輛機車飛馳而過,將城市喧囂甩在了身后,亦如曾經的追風少年,懷揣著一顆自由之心,就能踏上獨立之路。
咖啡館的負責人趙達出生在上世紀80年代,三年前因為一次偶然的聚會接觸了機車,結果一入摩圈深似海,從此一發不可收拾。這座咖啡館正是他為自己的機車愛好打造的“夢想家”。羅店鎮鹿村這幾間閑置的校舍,經過改造成了大平層的開放建筑,還有了一個大草坪的屋后小院,滿足了趙達對機車俱樂部的所有幻想。咖啡廳里一輛生產于1988年10月的幸福牌舊摩托,既是咖啡廳里點題式的裝飾,也在無言中張揚地講述著某種專屬的標記。在這個鄉村咖啡館里,人們可以呼朋引伴,駕駛機車,重新出發;也可以暫時歇腳,就著一杯咖啡,漫話人生。
咖啡館自2021年下半年啟動改造,于2022年初投入運營,很快成為久負盛名的雙龍風景區又一個時尚打卡點。起初,咖啡館是趙達所在金華機車圈的活動聚集地。一隊機車自鹿村出發,沿著金鹿路一路奔馳直達觀景臺,而后沿著新朝線折返,飽覽金華山勝景。這條線路很快成了機車圈里盛傳的“新大陸”。臨近地市乃至臨近省份的機車騎友們從四面八方趕來,讓金華山腳下的機車騎游越來越火爆。
伴隨機車騎行的人群越來越聚集,前來打卡觀景的客流量越來越大,趙達在日常供應咖啡之外,還在屋后草坪上安置了燒烤架,又請來了駐唱樂隊,美酒加咖啡,在星空之下,尖峰山旁,開起了鄉村party。或許,燒烤還不夠好吃,咖啡的拉花還不夠好看,駐唱歌手的嗓音距離天籟總還差了一點,可這又怎么樣呢?亦如機車在山間大道上飛馳,一切的探索都還在路上。
足球咖啡館走出了治愈風
從婺城區乾西鄉長湖路上的一個足球場旁,沿著一段塑膠跑道走進去,在走道的盡頭有著一個花園圍欄,店主浩崧在這里經營著他的理想生活——有家南舍coffee&BAR。
與大多數咖啡館不同,在這里,咖啡只是點綴,治愈才是主題。寬闊的前院中擺放著燒烤架、餐桌椅和一張不大不小的舞臺,剛剛好能裝下他們的夢想。咖啡吧臺、茶室、中餐廳、陽光房,還承接聚會、團建、簽售會等集體活動。這里聽得見杯碰杯的歡呼,也容得下靜默的遐想,每個人都能在屬于自己的角落里享受。
浩崧是婺城人,有著一顆自由的靈魂。因興趣愛好廣泛,他開過花店、生活館、空中體育公園等,嘗試著多種生活方式。兩年前有家南舍開業,店內風格設計都出自浩崧之手,簡約隨性,令人心情放松。
“我熱愛足球運動,當初選擇在這里落腳首先是因為附近有一個足球場,其次是喜歡這里的氛圍,寬闊不拘束,很多客人過來,心靈都得到了治愈。”說起治愈心靈的辦法,浩崧指了指一列飛馳而過的列車,“我們也是在后來才發現這里可以看到列車駛過,夜晚,只有車廂散發著暖黃的燈光,遠遠望去,溫馨又美好,好像把所有的煩惱都帶走了,也帶著心靈踏上未知的旅途了。”
得益于周邊長湖“口袋公園”的建設,停車位增多了,風景美麗如畫,來這兒散步游玩的人群也越來越多,有家南舍也慢慢被人熟知了。在天氣晴好或是特殊節日里,總能看到精心打扮的小姐姐們打卡曬照、溫馨的一家三口品嘗美食、交好的同事朋友們盡情地玩劇本殺。夜晚,放下幕布,擺上小菜小酒,這里又是足球迷們不舍離去的“天堂”。體育文化讓這兒時刻保持著活力與激情,濃郁的咖啡香又帶給人沉靜與思索。或許,疲憊心累的你,是時候需要找到這樣的小角落,讓自己只屬于你自己。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