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曹靜怡 通訊員 鄭永威)3月20日,金華四中開展了一堂同課同構教學共研活動,旨在進一步促進課堂教學的發展與深化,更好地落實新課程標準,讓課堂教學從“教”與“學”由形式上的模仿發展到本質上創新,促使課堂教學從新課程的“形似”向“神似”進一步轉變。該校教師與來自新疆的初中數學骨干教師們共同探討研究。
此次同課同構以《反比例函數中k的幾何意義》進行教學共研。首先由教師陳冰嫻執教,陳冰嫻以課堂作業本中的習題引入,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探究,通過觀察、猜想、驗證以及一系列的變式歸納總結出反比例函數中有關k的四個重要結論。現場,學生們熱情高漲,在自主探究練習的過程中發現了學習的興趣。
接下來,教師毛晨穎特別強調了此類問題作答的書寫格式,利用幾何畫板動態展示變式中的改變量,將具有明顯特征的圖形概括出一種模型——一點一垂直模型,利用該模型解決問題,實現知識的結構化。在執教的過程中,毛晨穎全面滲透由特殊到一般、數形結合及轉化的思想。
最后,金華四中黨總支書記、校長童桂恒就好課核心要素的認識、素養目標導向的理解、基于素養的學習設計三個問題進行了交流。他表示:“同課同構是基于學情、基于班級的一種最優選擇,在備課環節上優化了資源共享,獲得了最佳教研成效,而同樣的課件和導學案更能夠體現教學理念,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水平。”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