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區實現“十八連冠”,勇奪全省首批二星平安金鼎;平安建設考核排名全市第1;平安指數11次進入全省前10;“除險保安”工作評價指數位全省前列……2022年,婺城區上下一張藍圖繪到底,交出平安建設新答卷。
近年來,婺城更是聚焦除險保安、市域治理現代化、數字化改革,全力打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和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繪就了宜居、祥和、幸福的平安婺城新畫卷。
1 點好除險保安“燈”照亮“平安路”
“這里有位市民將房產證抵押貸款80萬進行投資,卻無法說明收款人身份,我們擔心她遇到詐騙……”日前,婺城公安分局城中派出所接到一家銀行的報警電話。很快,城中派出所民警到達現場和該市民張奶奶了解情況,當即揭穿騙局,并結合案例講解詐騙套路。經過多番耐心勸阻,張奶奶終于打消了投資的念頭,成功保住了自己的養老錢。
去年以來,婺城區扎實推進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全力守護老年人的“錢袋子”。為了壯大反詐隊伍,城東派出所的“古城衛士”還將婺州非遺傳承人、行業協會代表、本地學生等一同吸收到“古城反詐聯盟”,通過反詐直播、道情、快板等“花式”宣傳成功吸粉,讓“平安夕陽守護家”主題宣傳深入尋常百姓家。
平安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最基礎的期待。婺城平安戰線始終以“100-1=0”的底線思維,圍繞維護社會穩定、優化服務環境,增進民生福祉,全力推進除險保安,推動重點問題徹底整改。
2022年1月,婺城分局網安大隊民警在網上巡查時發現多個視頻網站播放的視頻,都嵌有相同的賭博廣告引流字幕。經過勘驗,證明不到2個月的時間里,有4000余個影視網站采集了該資源網站,每日訪問量最高時達122萬人次。案件最終破獲,成功從源頭切斷有害信息傳播途徑,有效凈化網絡空間,推動影視黑產治理,也成為線上除險保安的一個生動案例。
婺城用平安指數拉升群眾幸福指數,擦亮平安婺城的“金名片”。過去一年,婺城全區累計排查安全生產隱患1.2萬余處,立案處罰228起,安全生產事故數、亡人數較前三年平均值分別下降41.6%和40%;累計查處交通違法行為21萬余起,交通事故起數同比下降13.8%;火警數同比下降58.9%,實現“零亡人”;刑事警情同比下降12%,打處數上升28.7%;電詐案件發案量同比下降20.1%。扎實開展“婺安寧”等系列平安宣傳活動,累計受眾40余萬人次。
2 用好基層善治“針”繡出“平安福”
2022年11月8日,婺城區長山鄉望山新村一村民在清理魚塘過程中,發現了形似炮彈的金屬物,隨即將此事告知專職網格員陳靜。陳靜立即趕到后,依托“掌上基層”APP,快速將信息上報給了鄉鎮及婺城區相關部門。收到消息后,鄉鎮綜合信息指揮室立即做好人員疏散和警戒線布置,公安迅速安排爆破人員到場。經核實,此金屬物為炮彈,當天被安全轉移,此次應急事件從發現上報到解決處理僅1個小時。
在婺城,有780個專職網格員和4631個微網格長在基層一線排查化解各種問題糾紛,成為“141”體系最靈敏的末端,讓基層治理更智慧、高效。目前,婺城已迭代升級區級社會治理中心,積極探索推進鄉鎮(街道)綜合信息指揮室與“基層治理四平臺”實體化運作新機制,健全“統一指揮、部門協同、快速反應、整體聯動”協調管理機制,第一時間受理、交辦、處置,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為進一步激活社會參與“細胞”,婺城區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格局,警格入網格、法官入網格成為政法干警的工作常態,群眾滿意率“全面提升”,糾紛警情“明顯下降”。多年來,婺城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狠抓群防群治工作,成功創建省級楓橋式公安派出所1家、省級“楓橋式”司法所2家、省級金牌調解室2家,2022年成功調處矛盾糾紛3500件,疑難糾紛126件,涉案金額1.66億元。
“紅色物管”“五星楓警”等平安類社會組織在婺城有24個,8700多人,涌現出“陽光潔節幫”“和合工作室”等一個個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品牌,進一步提升社會治理效能。
作為婺城區矛盾糾紛調處化解的重要招牌,張路前工作室自成立以來,已成功調解各類社會矛盾糾紛3500余起,調解成功率達98%。在婺城,有23個像張路前工作室這樣的個人調解工作室,為社會和諧穩定發揮人民調解作用。
3 彈好數字賦能“弦”奏響“平安曲”
去年,市民小靜和小華的父母雙雙入獄,該家庭只能靠奶奶的微薄收入勉強維持生計,生活非常拮據。此時,婺城檢察院的檢察官主動上門給他們送來了政策保障,讓他們意外又驚喜。“以后,姐弟倆每個月可以各領到一份1700多元的生活補貼,民政部門的工作人員還會上門來幫忙辦手續,真是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小靜和小華的奶奶感激道。
據悉,小靜和小華就是由“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智慧發現救助”數字化應用模型通過大數據比對碰撞主動發現的“事實孤兒”。這些孩子的父母或死亡、失蹤,或重殘、重病、服刑在押、強制隔離戒毒、被執行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均無法履行監護職責。為做好困境兒童救助保障工作,婺城區檢察院和公安部門聯合推出該數字化應用模型,通過執法司法信息數據共享實現“應保盡保、不漏一人”。應用上線運行后發揮出積極作用,精準發現了一批監護缺失的困境兒童,讓檢察工作輻射出了更大的社會能量。
過去一年,婺城政法平安戰線聚焦重大需求,深化數字賦能,打造平安婺城的“新引擎”。“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協同指揮應用獲評“省數字法治好應用”“市數字化改革雙月最佳應用”;“童學好——未成年人安全監測治理應用”被評為市數字法治好應用,其中“未成年人一站式保護救助”場景在全省試點。浙里移民、數字辦案智能量罰、未成年人檢察綜合司法保護等6個應用列入全省數字法治“一本賬S3”。
在此基礎上,婺城還加快“雪亮工程”建設,安裝智能門禁5905套,建成“智安小區”148個,進一步織密織牢智慧安防網。同時,創新“警網協同”機制,通過警綜平臺派出所模塊和“基層治理四平臺”對接,有效分解警務類事件和非警務類事件,采集錄入基礎數據136萬余條,推送“四平臺”矛盾糾紛364件,7天化解率97.4%,事件處置效率明顯提升。“智安車站”“警網協同”入軌全省數改跑道,讓人民群眾安全感、幸福感、滿意度進一步提升。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婺城迭代躍升“1483”戰略、加快“一帶七心”戰略布局的關鍵之年。接下來,婺城將全力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為“競跑國際樞紐城、奮進都市核心區”扛起主城擔當,貢獻婺城平安力量。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