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吳錚譽)“我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碰碰運氣,沒想到錢包幫我保管得好好的,感謝大家。”近日,婺城上演了暖心的一幕。七旬失主徐爺爺從金華站南廣場公交工作人員手中接過丟失的錢包后,向工作人員表達謝意,并對18路公交車司機陳慶華拾金不昧的品格點贊。
在婺城,像這樣的凡人善舉蔚然成風,成為城市溫暖的寫照。居住環境越來越美,市民素質普遍提高,成為許多婺城人心中的共識。
追夢文明,一路花香。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統籌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近年來,婺城區“內外兼修”,聚焦高質量發展,全面推動精神文明建設提質增效,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大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讓婺城這座千年古城煥發新生。
交通井然有序、街巷整潔美觀、“紅馬甲”隨處可見……漫步在婺城街頭,一幅幅文明畫卷在城市大地上舒展新姿,讓人從心底泛起暖意。
在婺城區城東街道青春路社區,春暉路“搖身一變”,成為一條以青春、回憶、文藝為主線打造的復古“網紅街”,一亮相就成為市區新的打卡點。“以前,春暉路兩側是一面舊墻,坑坑洼洼的不太美觀,改造完成后,街巷環境都‘靚’起來了,文化氣息十足,也吸引了不少人來拍照打卡。”青春路社區居民胡志貞欣喜地說。
據悉,青春路社區文明示范帶以春暉路為主線,實現社區提檔、便民設施、文明交通、環境整治、風貌提升、數字化設施六個方面的提升,尤其是春暉路上“有禮文化長廊”“十禮長廊”“信有禮”等文明點位的打造,將黨建引領、清廉文化、志愿服務、文明風氣融合在居民生活之中,讓崇德向善、文明向好的“社會輻射效應”不斷擴大。
除了文明示范圈(帶)建設,婺城區的老舊小區改造也讓一個個老舊小區不斷上演“蝶變記”,勁吹文明暖風。城北街道紅湖路社區常樂小區老樓房加裝了電梯;城西街道河盤橋社區肉二小區舊貌換新顏,水泥黃土路變為嶄新的柏油路……一個個實實在在的變化,讓居民群眾“家門口的美好生活”觸手可及。
要讓文明持續“保鮮”,必須久久為功。接下來,婺城區將持續鞏固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形成黨政齊抓共管、上下協同聯動、各方踴躍參與的“一體化”格局,推動相關工作常態長效開展,奮力提升文明城市品牌,擦亮城市文明底色,增進民生福祉,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