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曹靜怡 實習生 葉會
她們為愛堅守,是戎裝背后忠誠的伴侶,未曾入伍卻與軍人榮辱與共;她們無悔選擇,以柔弱雙肩撐起家庭脊梁,用最美的芳華構筑軍功章的另一半;她們始終踐行著守望愛情、奉獻家國的諾言,以實際行動展現一名軍嫂美好的巾幗風采。
在婺城區婦聯推薦下,記者走近轄區內兩位“最美軍嫂”,娓娓道來故事中那些堅韌與柔情……
傅婧:異地軍婚的七年,隔千里仍在心上
“是的,我今天休息,上午剛陪爸媽出去辦了點事,‘八一’前區婦聯也來慰問過我們,謝謝有你們的關心!”最近,記者聯系上傅婧的時候她剛處理完家中的瑣事。
傅婧是婺城區城北街道人,丈夫葉芳磊現任武警四川省總隊甘孜支隊政治工作部紀檢監察科科長,多年前兩人在朋友的介紹下相戀結緣,至今已有七載。“他工作在四川甘孜州康定,一年大概回來兩次,總共五十天,更多時候我們都是分居狀態,只能通過電話聯系。”傅婧說。
“嫁給軍人就成了半個兵”,軍嫂,既象征著光榮,也意味著付出。傅婧坦言,由于雙方都是獨生子女,婆婆年事已高且身體殘疾,行動不便,自己的父親又身患肺癌。異地軍婚的七年里,她以柔弱身軀扛起3個家庭的重擔,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撐起家庭的“整片天”,只為竭力支持丈夫扎根高原奉獻。
“累嗎?”“累呀,我也有很多崩潰的瞬間。”傅婧告訴記者,家里的老人們基本都年逾七旬,去年以來,父親兩次住院,5周歲的兒子樂樂又經常發燒生病,諸事交雜時讓她身心俱疲,忙得像陀螺般團團轉,身邊卻始終沒有可商量的人。多年來,個中滋味難以名狀,但性格爽朗的她在零碎的生活中已能獨當一面,一些自己能解決的事便不想讓千里之外的丈夫干著急,更多時候一句“家里都好,不用牽掛”便是給對方服下的一顆定心丸。
“決定在一起的時候我就做好了這個準備,軍人的妻子總該要堅強一些的。”傅婧表示,對于很多異地軍婚的家庭而言,時間和距離,是橫亙在夫妻情感上的兩座高山。但在她看來,無論軍婚多艱多難,這份情感中所包含的家國情懷與神圣純粹卻是無法言喻的。
還記得他們剛在一起的時候,傅婧跋山涉水第一次來到四川甘孜州,這里海拔很高,條件艱苦,飲食習慣和語言溝通也和金華有著很大差異,那時她便深刻體會到軍人的辛苦不易,也明白對于數年來扎根在這里的丈夫而言,腳下的土地不僅是工作生活的一部分,更是國,也是家。
你有你的職責使命,我就守護我們的家園等你。傅婧堅信,只有自己把家里一切都照顧好料理好,丈夫在部隊才沒有后顧之憂。而聚少離多的七年里,傅婧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積極努力,獲得領導同事的一致好評;丈夫也逐步成長,先后榮立三等功三次。當面對他取得的豐碩成績時,傅婧自豪之余更多的是欣慰,欣慰的是遠隔千里的他也始終牽掛著家中每一個人,一條條關切的短信,一聲聲體貼的話語,以及每每回家時那些溫暖的瞬間,都讓她無悔自己最初的選擇,也感念兩人攜手走過的點滴歲月。
曾經,樂樂對于這個鮮少謀面的父親很是抗拒,由于長久缺失父親的陪伴,幼時的他總是膽小怯懦,缺乏安全感。為了改變現狀,傅婧將樂樂送到運動館中加強訓練,進一步提高孩子體能素質,增強自信活力。這幾年來,樂樂的健康成長也是傅婧重要的精神支柱。去年疫情,感染新冠的她將自己獨自關在房中,但門外間或會傳來孩子軟糯的話語,“媽媽,我把水果放在門口了”“媽媽,你還疼不疼”“媽媽,你身體好些了嗎”……
傅婧笑說著,聲音不由哽咽,“樂樂是個懂事溫暖的孩子了,現在在他心里,父親的形象是偉大神圣的,他還說長大后想要參軍當飛行員呢。”
歲月輕擦,韶光年華。傅婧期待著,多年以后,軍人的榮耀在父子間接力傳承。國旗下,他們英姿勃發,軍裝筆挺;安逸時,又有家人閑坐,燈火可親。
朱月:互相扶持守“小家”自立自強筑“大家”
初次見面,朱月給記者留下了開朗、干練、知性的印象。她目前就職于黃泥嶺雙擁社區,負責綜治、安全、生產、消防、征兵、退役方面的事宜。隨軍八年,朱月在照顧好“小家”的同時,也成為了建設軍屬“大家庭”的骨干。
朱月是河南人,與丈夫魏志雄因同在河南念大學而相識。后來魏志雄輾轉至其他地方進修、工作,她則留在河南,雖然相隔千里,兩人的感情卻沒有因為異地而消散。2015年,她放棄了前途光明的高薪工作,只身來到福建漳州,并在第二年與愛人完婚。“選擇你愛的人,愛你所選擇的人。”提起那些相識相知的歲月,朱月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朱月的丈夫魏志雄祖籍福建,現任職于駐金某部人力資源科。2017年8月,二人隨部隊從漳州移防至金華。軍人無論在哪里,都免不了長時間的訓練和外出,因此聚少離多也是朱月家的真實寫照。“部隊任務重,每年有一半時間都是在外駐訓的,即使不出差,他幾乎每天也要工作到深夜。”朱月充分理解軍人的職責和使命,“比起我們需要他來說,更希望他能少熬夜,健健康康的”。
2017年,兩人迎來了愛情結晶。由于夫妻兩人的父母都不在本地,撫育孩子的活兒就完全落在了這對新手爸媽身上,這段時光雖然累,卻使兩人懂得了相互扶持,成了并肩的“戰友”。朱月告訴記者,“我們家孩子算難帶的,睡覺輕,需要人陪,剛開始簡直就是手忙腳亂,這個時候他就會用中午短暫的休息時間趕回來帶孩子、做家務,讓我有時間能吃上飯,休息一下。”不到一個小時的休息時間,魏志雄都用在了兩頭奔波上。為了讓丈夫放心去保家衛國,朱月也學會了許多基本技能,從一個不知道怎么給嬰兒洗澡的懵懂媽媽,變成了能將一切打理地井井有條的“超人”媽媽。
朱月在生活上從容應對,在工作上更有著積極進取的精神。她利用個人時間不斷提升自我,拿到了社工證書、教師資格證書。疫情期間,朱月勤奮工作,克服萬難,成為了具有豐富經驗的社區工作者,在今年加入了黃泥嶺雙擁社區成立的前期籌備組,并且經過選舉成為了社區居委會副主任。
據了解,黃泥嶺雙擁社區是東部戰區首個雙擁社區,旨在幫助軍屬解決招聘就業、矛盾調解、家庭教育、物業保障等后顧之憂,努力打造一個服務優、效率高、特色亮、品牌響的雙擁示范社區,真正做到讓部隊放心、軍屬安心。朱月說,目前全社區共有200余戶軍屬家庭,以后會越來越多,“我們目前也在積極舉辦適合軍屬家庭的活動,如軍娃暑期托管班、軍屬踏青活動、手工課等,未來也希望與更多的社會力量合作,穩固軍營的大后方,讓官兵們心無旁騖地保家衛國。”
朱月謙虛地表示,自己只是眾多軍嫂里的一員,所有的軍嫂們都很優秀,她們不僅僅在后方支持丈夫、照顧孩子,更是注重個人發展,不斷提升自己。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