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區辦案普惠便民
本報訊(記者 張苑)日前,吳某某父親來到婺城區法律援助中心,為援助律師葉祥清送上了表達感謝的錦旗,并將一封感謝信送到了婺城區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倪耀建的手中。原來,就在不久前,得益于浙江省2023年民生實事“法律援助市域內100%通辦”機制在婺城的全面落地,援助申請人吳某某在婺城區法律援助中心援助律師葉祥清的努力下,順利取得傷殘賠償金、營養費、護理費等各項損失共計20萬元。
據悉,受援人吳某某為貴州省某職業學校的學生,2022年暑假期間,吳某某和其同學從貴州老家來到浙江金華暑期打工掙錢,后于2022年7月6日在金華市開發區秋濱街道某村一小作坊找到工作。吳某某和其同學入職后未經過規范培訓、操作指導,導致吳某某在工作過程中被機器壓傷左手臂。事故發生后,吳某某兩次住院治療,后經司法鑒定為事故導致吳某某構成九級傷殘。吳某某多次找雇主協商理賠無果,于2023年4月21日向金華市婺城區法律援助中心申請法律援助。
“按照以往,侵權事故發生后是需要返回當地申請法律援助的,市域內通辦機制的實施打破了屬地管轄的限制,大大降低了群眾維權成本。”婺城區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倪耀建介紹。
2023年,浙江省政府將“法律援助市域內100%通辦”列入民生實事項目,法律援助機構可直接受理審查原依法屬于本設區市域內其他法律援助機構受理審查的案件。只要當事人提出的申請符合法律援助范圍,就可向設區市域內任一法律援助機構提出援助申請。該項機制是司法行政部門全方位提供公共法律服務、提升群眾法治獲得感的重要工作舉措。
今年以來,婺城區司法局著眼為群眾提供覆蓋城鄉、便民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務。“法律援助市域內100%通辦”機制在全區18個法律援助工作站全面落地,為經濟困難人員、進城務工人員以及無穩定生活來源的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等特定群體提供幫助,解決申請法律援助“多地跑、來回跑”問題,滿足群眾對法律援助“就近申請、一次辦結”的需求。對符合法律援助申請條件的申請人,婺城區開展減材料、減環節、減跑動“三減”服務,落實經濟困難承諾、容缺受理、主辦責任制等便民服務機制。據悉,至2023年8月底,婺城區法律援助中心共受理援助案件1377件,其中民事案件349件,“市域內通辦”案件50件,占全部民事案件的14.3%,實現市域內100%通辦。
值得一提的是,為有效提升法律惠民便民力度,婺城區司法局還將“法律援助市域內100%通辦”與“公共法律服務協同監管”同步推進,依托村社法律顧問、司法所力量,以工單“交辦、轉辦、督辦”的形式提供法律援助服務,將法律援助“市域通辦”工作延伸到一線。此外,婺城區司法局暢通法律援助申請渠道,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市域范圍案件不再審查地域管轄,不轉辦、不移交,直接指派法律服務人員進行對接、承辦。同時,婺城區法律援助中心進一步充實“市域通辦”律師資源庫至91名,解決跨區域律師指派問題,為跨區域辦案提供保障。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