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杭州9月5日電(謝云挺、虞曉華)“只要誠心誠意,不怕麻煩、鍥而不舍,哪有調解不好的事情?”宋園春說,幫人解難是一件快樂的事。
今年64歲的宋園春,中等個兒,一臉笑容,說話利落。她熱心公益事業40年,尤其善做調解工作,現在退而不休,不僅是金華電視臺《金華老娘舅》欄目特聘的調解員,還成立了“和姐工作室”,每天忙忙碌碌,“不是在調解,就是在去調解的路上”。
三伏天的一個上午,金華市婺城區城西派出所里沖進來一名手抱嬰兒的女子,這天,值班民警徐節潔一邊聽著女子哭訴要與其丈夫離婚的理由,一邊撥通了宋園春的電話。不一會兒,宋園春就趕來“現場辦公”。“碰到一些難解的群眾糾紛時,就會想到宋園春,她總是有求必應。”民警徐節潔說,她就像一團火,燃燒自己,照亮他人。“在宋大姐的感召下,后來我也加入了她的志愿者團隊。”
宋園春的“和姐工作室”從最初的一個人,如今形成了20多人的團隊,有民警、教師、律師、軍人、醫生和婦聯干部等,這些志愿者都是被她的愛心和熱情感染,主動要求加入團隊中來。
據了解,宋園春2014年退休后,近10年來她和她的團隊,幫助化解家庭情感糾紛、鄰里糾紛、勞資糾紛、信訪矛盾等群眾難事1200余件。
“看到別人遇到困難,我會很難過,總是想把自己這份心給予別人。”宋園春說,這可能是自己小時候被感動過種下的因子。“我10歲那年,母親突然得了重病,危在旦夕,在關鍵的時候,目睹了好心人為救助母親出錢出力,運到上海醫院終于搶救過來,這些好心人的舉動至今歷歷在目。”
“能夠讓我媽媽起死回生,這就是愛的力量。”宋園春說,自那以后,就感覺到做好事很快樂。在高中畢業下放農村當知青時,經常去幫助老奶奶挑水洗衣。后來參加工作在金華火車站上班,自己就經常幫助那些遇到困難的人。比如,打工者沒錢買票就自己掏錢幫助買票,有的人光腳沒鞋,就到小商店買鞋襪送給他們穿,“以至于這種事情做多了,店主也受到感染,只收成本價或者就不收我的錢。”
這些年來,宋園春堅持做好事在當地出了名。地方黨委政府請她做民情民訪代辦員,找她調解糾紛的也越來越多,她樂此不疲。“我最長的一次調解,花了9個多小時,晚上回來,身體已虛脫,但累并快樂著。”宋園春說。
她認為,愛能融化冰雪,愛能打開心扉,愛能使人溫暖。為了滿足群眾需要,宋園春開設了“宋大姐信箱”,“和姐工作室”24小時有人值班。她先后獲得“金華首屆道德榜樣”“浙江省巾幗建功標兵”“浙江省優秀共產黨員”“全國維護婦女兒童先進個人”“全國關心下一代先進個人”“中國好人”等榮譽稱號。
宋園春開著一輛不到10萬元的代步車,跑在幫人解難的道路上,她說自己越跑越快樂,回饋的笑臉越來越多。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