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八八戰略”實施20周年,婺城區上下深入落實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不斷放大“政銀聯動”、“服務上門”和“政府買單”三重優勢,激發經營主體發展活力,堅持以全市首批五星級機關黨建品牌“伊心一意先鋒服務崗”為引領,釋放品牌效應、強化金融賦能,以改革促活力、以服務增動力,全力打造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市場監管樣板,推動市場經營主體登記數量增長和發展質量提升,全面推進“一帶七心”落地成景。
截至今年上半年,婺城區2022年度企業年報率和年報質量均在全市領先,企業成長多項指標挺進全市第一梯隊,實體經濟韌性較足,市場經營主體登記保持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良好態勢。
市場經營主體破6萬戶彰顯活力
在婺城區市場監管局登記注冊中心金融服務專窗前,市民柴秀仙正在向工作人員咨詢關于個體工商戶融資的問題。她經營著一家紡織品商行,隨著經營規模的擴大,融資方面急需專業建議。
“我來這兒辦業務,看到有這個窗口就過來咨詢。工作人員解答了我很多疑問,幫我選擇合適的信貸產品,給我節省很多時間。”柴秀仙說。今年5月,金融服務專窗入駐登記注冊中心,窗口引進工商銀行、建設銀行、成泰銀行、寧波銀行等4家金融機構入駐,吸納“個體戶抵押快貸”“轉企貸”“小微成長貸”等特色信貸產品以及零周期、零費用、零門檻的“小微續貸通”,讓申請人從“四處求貸”變為“現場選貸”。企業或個體戶在無差別窗口完成設立登記后,可以通過金融服務專窗直接申辦銀行開戶和信用貸款,以最便捷的申請方式獲得最有力的融資支持,輕松進入市場啟動經營。
借“政銀”合作的能動性為金融機構和市場經營主體打造“銀企互動空間”,這正是婺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打造“有感服務,無感監管”的一項創新舉措。
該金融服務專窗契合解決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短、小、頻、急”的貸款融資需求,通過政府搭臺,幫助企業用足、用好、用全金融貸款福利。截至目前,該專窗已為120余家市場經營主體解答信貸咨詢、辦理貸款業務,累計融資額度超2000萬元,以金融賦能民營個體經濟澎湃動力。今年1—8月,婺城區新設各類市場經營主體8397戶,實現在冊市場經營主體總量達到61483戶,同比增長11.85%。
婺城還不斷優化服務舉措。該區市場監管局的工作人員將“伊心一意·三服務”直通車開到婺城區沙畈鄉遼頭村高山茶園,通過上門辦照,解決茶農辦理營業執照路程太遠、來回不便的問題,為有需要的家庭農場“團辦”營業執照,反向突破企業辦事“最后一公里”,著力擴大便民惠企商事服務的覆蓋面。
“今年,我們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頭等大事,強化主動服務意識,傾聽企業發展需求,努力以營商環境的優無止境,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求進。”婺城區市場監管局局長沈劍鋒介紹,通過暢通網上辦、掌上辦、就近辦、上門辦等辦事路徑,婺城實現全類型市場經營主體便利準入、靈活轉變、高效退出,最大限度壓縮登記時限、辦事成本,辦事時間壓縮35%以上,跨部門聯合監管率達30.5%,打造“名特優新”品牌100戶,為市場經營主體增活力、添動力、減壓力。
婺城還圍繞“優化準入環境、創新柔性監管、加大幫扶力度、著力品牌打造”四大維度,推出“優化營商環境二十條舉措”,針對11大類92項執法事項執行“首違不罰”柔性監管措施,構建良好營商環境新生態。今年上半年,婺城區2022年度企業年報穩步提質,線上電子化年報率、企業年報率和年報質量均在全市領先。
“親清直通·企呼我應”推動實體經濟質量提升
“吉峰齒輪”是一家專注于研發制造和銷售拖拉機大輪拖變速箱齒輪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走進寬敞的車間,可以看到3臺主要設備組成的工作單元。只見機器人輕輕伸展機械手,在工作臺上伸縮自如地抓取物件。剃齒、滾齒、磨齒,各道工序銜接順暢、有條不紊。工人只要動動手指發送指令,監管機器人“工友”的運行狀態即可。
“接下來還要添置4臺機器人,未來要打造數字化車間。”公司負責人戴錦芳說,有政府相關政策配套,企業實現數字化改造,推動產能大提升,他們就更有信心了。今年7月,戴錦芳跟團前往白俄羅斯,考察中白工業園,對接合作企業,參加在明斯克舉辦的汽摩配展,不斷擴大外貿朋友圈,開拓“一帶一路”新市場。
“親清直通·企呼我應”。這是婺城區全面落實中央、省、市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進一步提振企業信心、優化營商環境、激發民營經濟活力,持續推動婺城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提出的口號。
婺城區提出,要積極承接用好中央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31條意見等政策,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強化民營企業服務保障,激發民間投資活力,持續擦亮婺城民營經濟金名片。汽車零部件制造是婺城的優勢產業,今年以來,婺城區通過政企懇談會、走訪調研等形式,傾聽企業呼聲,以線帶面推進汽摩配行業輕量級數字化改造試點工作,確定訂單管理等7大模塊為共性痛點,倉儲物流等16個“X”為個性化需求,搭建細分應用模塊模組,低成本滿足中小企業改造需求,推動婺城區規上企業數字化改造全覆蓋。
婺城還制定《加快推進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實施方案》,出臺階段性的中小型企業數字化轉型扶持政策。先后研究制定《關于加快推進智能制造工作的若干意見》《關于進一步推動工業經濟穩進提質的十條意見》《關于進一步推進工業企業提質擴量增效的若干政策意見》等政策,打出推動企業數字化改造高質量發展的組合拳,政策力度不斷加碼,企業受益面不斷擴大。
在數字化改造政策的鼓勵扶持下,婺城越來越多的企業像“吉峰齒輪”一樣,引進數字化生產設備,提升自身實力,加快實現轉型發展。目前婺城243家規上工業企業已全部“上云”,一批重點骨干企業開啟了數字化轉型的新賽道。未來5年,婺城將推動半數以上規上工業企業實現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發展,新增市級以上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未來工廠項目100個,實現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的持續提升。“政府讓企業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政策實惠。”浙江星筑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暉說,婺城的好服務讓他更加堅定了企業投資的信心和決心。
一系列好政策、好舉措推動婺城實業經濟招大引強實現大提升。據婺城區投促中心負責人介紹,僅今年8月,婺城就有高精度通信組件生產基地項目、煦達新能源婺城獨立儲能電站項目簽約落地,兩個項目均為10億元以上制造業項目。截至目前,婺城區共落地7個10億元以上制造業項目,累計入統率100%,全市排名并列第一;累計投資完成率16.55%,全市排名第二。良好的營商環境,正為婺城經濟引來一只只“金鳳凰”。婺城將持續推動市場主體提質擴容,切實以營商環境之“優”、市場主體之“強”,促經濟發展之“進”。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