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馬曉芬)9月11日,記者走進婺城區蔣堂鎮的火龍果種植基地,只見一株株火龍果樹整齊固定在特制的支架上,一顆顆紅彤彤、沉甸甸的火龍果,掛在形似仙人掌的翠綠枝條上,一派生機勃勃。果園負責人汪繼青正和家人一起采摘火龍果,忙得不亦樂乎。
59歲的汪繼青,是蔣堂鎮興利村人,與水果打交道20多年。2008年,他敏銳地發現本地市場上白心火龍果多、紅心火龍果稀少的現象,于是大膽引進紅心火龍果枝條進行試種。“相較于白心,紅心火龍果口感更好,營養更豐富,花青素含量也高!彼嬖V記者,幾年下來,通過潛心摸索種植技術,他種植的紅心火龍果深受市場的歡迎,積累了一些忠誠的老客戶,產品銷路不用愁。
這幾年,基地的紅心火龍果維持在15畝,品種不斷更新,形成了紅水晶、大紅、黃龍、燕窩、紅花青龍等各檔次齊聚的格局。
說話間,汪繼青帶領記者走進火龍果大棚。從外觀看,這些長長的、碧綠的枝條整齊地架在支架上,絲毫看不出區別。他指著一根枝條的根部介紹道,燕窩果枝條硬,容易折斷;大紅火龍果枝條軟,韌性好,適應環境能力強!凹t水晶果型小,咬一口就‘爆汁’;大紅火龍果果型大,平均在6至8兩之間;黃龍果黃皮、燕窩果黃皮、紅花青龍果青皮,果肉的香味、口感各有特點,可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記者注意到火龍果枝條上分布有很多刺,汪繼青解釋說,火龍果的果實就是從枝條長刺的地方長出來的。等到枝條上綴滿果實,就到了一年當中的收獲期;瘕埞氖斋@期很長,從每年的7月持續至12月!盎瘕埞5月上旬結花苞,7月中旬進行第一批采摘,產量超1萬斤;接下來,每月收獲一批,一年差不多能收六批。每個訂單,都是現采摘現送貨。”問及火龍果收獲期長的原因,汪繼青笑著說,大多數水果一年開花結果一次,而火龍果正好相反,一年開花結果多次,再加上不同品種搭配,收獲期就延長了。
火龍果是典型的熱帶水果,按汪繼青的說法,種植比較簡單,但是種好很難,光照、溫度、肥水都是要考慮的重點。“熱帶水果喜陽光、怕凍,所以基地建起了大棚,并蓋了兩層膜,保證充足的光照與適宜的溫度;它也怕大水澆灌,所以基地安裝了噴滴灌設施,確保果樹對水分的充分吸收!彼f,火龍果很少有病蟲害,但是預防必不可少,平時基地通過及時修剪、勤于管護保證果樹健康生長。
碧綠的枝條上,掛滿了紅燈籠似的火龍果,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這也讓種植基地成為一處旅游景點。每到節假日,不少市民和游客都會慕名來到這里體驗采摘樂趣,品嘗田園風味,形成了“種植+采摘+旅游”的發展模式,促進了農旅融合。
鄉村振興的第一要務是產業振興。近年來,婺城區以特色產業促發展為思路,依托土壤、氣候等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發展包括火龍果在內的特色水果種植產業,一個個水果成為推動農民增收致富的引擎,助推農民農村實現共同富裕。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