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王靜姝)“傳統文化——剪紙非遺進社區”項目、“四季暮歌:農村老年人精神富裕促進計劃”項目、“鄰里守望益起助殘”關愛殘障家庭項目、“‘心心’向榮護苗成長”未成年人關愛保護項目……隨著這些公益創投項目的全面實施,婺城基層群眾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日前,記者從婺城區社會組織服務中心了解到,16個2022年度婺城區公益創投項目全部圓滿結項,助力基層群眾享受更多優質公共服務。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家住城東街道八詠樓社區的黃阿姨便開始愛往社區活動室跑,因為金華市剪紙博物館經常來社區開展公益課堂,邀請了專業的老師來教授居民剪紙的方法技巧。黃阿姨在這里學到了不少剪紙的花樣。“我一直喜歡做手工,現在眼睛還沒老花,正好多學點技巧,周末孫子來了我給他分享我的作品,他覺得有意思,我心里也高興。”黃阿姨說。
黃阿姨參加的活動正是婺城區2022年度公益創投項目“傳統文化——剪紙非遺進社區”,項目面向八詠樓社區的部分老年居民、親子、古子城商戶,通過開設剪紙課堂,以剪紙作為溝通的橋梁,豐富社區文化活動,在滿足老年人心理需要、培養兒童對傳統文化興趣的同時,還可以通過剪紙傳統文化為古子城吸引更多的游客。項目直接服務對象361人,間接服務對象800人以上。
據了解,2022年度婺城區公益創投項目是由婺城區民政局主辦督導的為民服務項目,涵蓋為老服務、殘障服務、青少年服務、家庭服務、社區治理服務等民生領域。16個項目共發動志愿者456名,開展服務1094場次,受益達20235人次。
在婺城區長山鄉,婺城區新起點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開展了公益創投項目“笨爸爸父愛教育·公益課堂計劃”,組織開展木工特色課堂。該項目運用社會性別理論、社會學習理論,通過木工手作小組活動,增加親子互動,挖掘父愛缺失背后的家庭結構因素,從而增進父親和孩子的關系,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緩解女性的育兒焦慮,構建和諧的家庭關系。在婺城區新獅街道,“四季暮歌:農村老年人精神富裕促進計劃”項目通過精神教育為服務主線,結合生命意義、紅色文化、健康文化、數字文化、傳統文化教育五項活動內容,提高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質量和幸福感。如今,越來越多的公益創投項目在婺城的鄉村、社區落地生根,越來越多的城鄉居民享受到專業社工帶來的公益福祉。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