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徐樂)近日,在婺城區繽虹星城小區污水納管工程項目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在進行現場收尾程序,不久后這里就將完成道路修復與園林綠化恢復附屬工程建設。據悉,繽虹星城污水納管工程項目鋪設管網673米,現已經完成管網鋪設并貫通,并經閉水試驗,該項目將有效提升小區污水收集和處理能力,能夠更好地改善周邊水域的水質。
地下管網工程一直是城市建設的難題,近年來,金華市婺城區通過創新規劃、技術引領、數字賦能,全力攻堅城鎮污水管網提升改造工作,按下城鎮污水管網提升改造加速鍵。
“88個作戰單位、18個網格、11個不同單元、49萬人口、區域面積50平方公里綜合改造提升建設工程,累計投入資金達47億元。”2016年,婺城區嘗試應用“網格3+建設法”引領治污新革命,創造了3.0版的治水樣板,走出了一條根治頑疾的新路子。
“網格3+建設法”即將全區按“城市、平原、山區”屬性劃分為“三大”建設片區。片區內以網格為單元,實行“網格包干+連片推動城鎮污水管網提升改造+立體推進‘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全覆蓋推行城市風貌五改”三項建設。做到三建合一、同網設計、同步實施,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死角。
管網非開挖修復技術的廣泛應用是婺城區在老舊污水管網提升改造中的又一新突破。全線頂管操作技術、玻璃纖維內襯紫外線UV固化修復、整管置換修復、檢查井噴涂修復、點內襯修復(局部固化修復)等技術手段的運用,不僅減少了對周圍環境和交通的干擾,大大提升了管網改造效率,還實現了質量可控和經濟節能等,為城市基礎設施維護和管道修復提供可行方案,也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接力助跑。管網非開挖修復技術在通園溪在建區塊得到了成功應用,玻璃纖維內襯紫外線UV固化修復、整管置換修復等非開挖修復技術,實現污水管網改造不擾民施工。
此外,數字技術的應用也大大提升了地下管網的改造和運維的效能。融合污水管網三維GIS與城區50平方公里傾斜攝影三維模型,實現城鎮污水設施信息化和可視化管理,把地下看不見的管網清晰地呈現在界面上,提升運維檢修效率,保障雨污管網健康運行。立春科創園的雨污管網一張圖,可以動態反映污水管網建設標準、問題追溯和健康運行實況,實現了治水全過程智慧監管;熊貓豬豬·兩頭烏國際牧場的源頭減量化、處理無害化、利用資源化的“零污染”養殖模式,為綠色養殖業提供經驗參考。
今年是全省“城鎮污水管網提升改造”啟動年,城鎮污水管網提升改造,是在“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基礎上的提質行動,是全省“五水共治”的后半篇文章。接下來,婺城區將以“污水管網提升改造”為重點,以利民惠民為落腳點,因地制宜,運用各種新技術、新方法、新舉措,確保城鎮管網安全、穩定、高效、健康運行,按下城鎮污水管網提升改造的加速鍵。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