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風光旖旎。在婺城,處處涌現著蓬勃發展的喜人態勢。奇絕的山水間,綠樹環繞,碧水長流,滿眼綠意讓人感受到自然的清新與靜謐;風景如畫的村莊里,一座座精美的民宿紛紛涌現,游客們枕山而居、依水而息;城市發展中,一個個大項目、好項目、新項目紛紛按下“快進鍵”,項目建設現場,工人們干勁十足,施工如火如荼。
眼前,一個“生態好、環境美、產業興”的大美婺城儼然呈現,一幅宜居宜游宜業的美麗圖景正徐徐展現在人們面前……
看生態
“雙節”假期期間,婺城各景區人氣火爆,部分景區游客接待量創下新高。而位于長山鄉的熊貓豬豬·兩頭烏國際牧場也是許多游客打卡旅途中不可或缺的一站。
愛國知識問答、國風對詩、夢幻花車、豬豬賽跑……走進樂園,一場場別出心裁的活動引人注目,洋溢在耳畔的歡聲笑語讓人心曠神怡。眼前,是歐式風格的建筑、整潔干凈的漫步道,蒼蒼竹林與成片茶山相得益彰。當自由清新的空氣纏綿著漫漫茶香撲面而來,濃綠滴翠的風景正書寫著綠色發展的華美篇章。
熊貓豬豬·兩頭烏國際牧場占地面積約1200畝,總投資約3.5億元,由文博中心、5G智慧養殖中心、歡樂小豬村、城堡花園四大主題板塊組成,集兩頭烏智慧養殖觀光、科普教育、研學團建、休閑游樂、美食體驗、親子趣玩、網紅打卡于一體,依托婺文化、南山漫道、白沙溪三十六堰等元素,傾力打造全球首家以世界級珍稀豬種金華兩頭烏為IP形象的復合型親情互動樂園。
步入熊貓豬豬兩頭烏5G智慧養殖中心,便能徹底顛覆人們對傳統養豬行業的看法,享受全新、震撼的參觀體驗。據了解,該中心本著“全世界最好的豬就要住全世界最豪華豬舍”的建造原則量體打造,通過大體量一體化建筑,呈現從后備、懷孕、哺乳、保育到育肥的養殖全過程,采用國內外最先進的精準飼喂系統、智能環控系統和數字化健康監測系統,實現遠程控制、科學管理、智慧養殖,而設備設施均為法國原裝進口,有機循環處理技術實現零排放。
“我們以綠色生態理念為引領,通過綠色生態養殖技術使養殖糞便和污水真正實現‘變廢為寶’。”“熊貓豬豬”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個假期里,景區持續火熱,每天約有六七千客流量,不少游客在享受風景的旅途中進一步了解婺城鄉村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成果,領略“千萬工程”造就的江南美麗鄉村新畫卷。
濃煙不見,綿綿成景,江河奔流,綠意盈盈。由點及面,串連成線,在婺城,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也有越來越多的村莊打通了生態變現的路徑,讓綠水青山成為發展生態經濟的“強大引擎”。此外,自2021年起,婺城區依托黨建引領,以“熊貓豬豬”為產業核心,成立了“熊貓豬豬”共創共富聯盟,帶動白龍橋鎮、長山鄉、瑯琊鎮“3鎮9村”鄉村文旅、農旅、體旅共同發展,進一步實現共同富裕。
看村莊
“一到節假日,我們村就很受歡迎,大家來這里玩水戲水、藝術采風,總是贊不絕口,流連忘返。”在距離熊貓豬豬·兩頭烏國際牧場不遠處的白龍橋鎮新昌橋村,村黨支部書記柯建康每每提起村莊的變化,總是感觸良多。
步入村中,映入眼簾的是整潔干凈的道路、美麗大方的庭院、精致可觀的小品……每至傍晚,游客們在品嘗農家菜之余,循著波光粼粼的溪水游賞散步,靜享田園牧歌韻味與人樂林綠之美。
婺城因水而生、因水而興、因水而名。早在1900年前,盧文臺將軍率領手下官兵和近村村民利用水勢落差,先后筑成三十六堰,成為我省最早興建的水利工程之一。2013年以來,婺城區先后實施白沙溪生態廊道工程及古堰壩修復工程、白沙溪文化解碼工程及錢塘詩路e站工程以及白沙溪八景工程,對白沙溪泉口段、瑯琊集鎮段等河道堤防進行綜合治理和古堰壩修復保護,充分挖掘治水文化,構建白沙溪文化體系。
2020年,白沙溪三十六堰成功通過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評選,成為婺城一張“金名片”,又因“三十六堰”中的“洞山堰”“旱龍堰”“馬潭堰”三座古堰都位于新昌橋,讓這座有著6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成了溪邊一顆閃耀的明珠,吸引著一撥又一撥游客遠道而來。
白沙溪水,清澈甘美,如一條碧綠絲絳緊緊維系著村莊。柯建康表示,近年來,新昌橋村依托熊貓豬豬共創共富黨建聯盟,發揮優質水資源稟賦優勢,依托濱水景觀、美食廣場等,留住客源拉動消費,真正實現了“美麗風景”轉化為“美麗經濟”。在此溢出效應下,他們還帶領村民通過共建共籌成立了昌橋文旅公司,大力啟動民宿改造,并不斷優化配套環境,通過多種業態融合促進鄉村經濟如火如荼。
昔日少人問津,今成網紅打卡地。在婺城區,像新昌橋村一樣發生美麗蝶變的“和美鄉村”并非個例。近年來,婺城區循序推進“千萬工程”“五水共治”“生態廊道”等項目,積極開展白沙溪三十六堰沿線文旅規劃,串起白沙八景,完善公共基礎設施,盤活兩岸鄉村振興項目,打造了一批高能級文旅融合平臺,又引入了中國山水四項公開賽、全國釣魚人運動會等系列品牌賽事,真正實現了白沙溪生態美、人文美、富民美。
不源大江,不臨大海。潺潺流淌的白沙溪,哺育了千千萬萬自強不息的文化生命,成為婺城一條影響深遠的歷史文脈。沿路走來,一個個傍水而居、環境秀美的新時代美麗鄉村映入眼簾,漸漸勾勒出從先行先富到帶動后富的致富畫卷。
看產業
一座宜居宜游宜業的城市打造,同樣離不開城市更新建設。
連日來,在位于婺城經濟開發區飛揚智能制造工業平臺的浙江今飛鴻博產業園發展有限公司里,年產5萬噸高端鋁型材及制品項目建設現場一派忙碌。放眼望去,施工機械伸展巨臂,車輛來回穿梭,工人們各司其職奮戰工地。如火如荼的施工場景,成為婺城“大干項目年”的一道壯闊風景。
“國慶中秋雙節期間,廣大建設者放棄休假堅守崗位,施工作業不停歇,抓進度、趕工期,力爭項目早日竣工投產。”項目負責人邵曉斌介紹,總投資達6億元的今飛年高端鋁型材及制品項目瞄準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方向,以“未來工廠”標準規劃建設,著力打造數字化新型現代產業園、面向未來智能制造標桿廠區,投產后將形成年產5萬噸新型合金材料工業型材的生產能力,年產值有望達12億元。同時,項目與義烏光伏產業園以及東陽橫店等工業園區形成良性互動,為落戶這些園區的光伏制造企業提供配套,有效延伸和拓展產業鏈條。
塔吊林立,機械轟鳴,運輸車往來穿梭……據了解,飛揚智能制造工業平臺東至二環西路,北至浙贛鐵路以南,南至清塘水庫,規劃面積5平方公里,其中產業用地1770畝,產業投資70億元。這么大的平臺,項目哪里來?顧名思義,“飛揚”工業平臺的“飛”是指今飛集團,“揚”則是指萬里揚集團。
以今飛和萬里揚兩大龍頭企業帶動,吸引新能源汽車摩托車核心零部件制造、高端金屬材料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來婺城創新創業。截至目前,飛揚智能制造工業平臺共引進簽約落地項目18個,總投資超130億元。已完成出讓土地1359畝。截至目前,建成投產項目7個,正在建設項目11個。
其中,今飛智造摩輪項目、今飛新材料一期項目、今飛產業園項目、承承科技項目、萬里揚汽車零部件項目、萬里揚重卡自動變速器項目和金華氫途氫燃料電池發動機項目已經建成投產。眼下,凱卓立汽車尾板及總部中心項目、上海銀基汽車鑰匙項目等10億元重大制造業已經落戶該平臺,今飛新材料二期、今飛鴻博產業園、今飛制造總部及今飛產業研究院等項目正在如火如荼施工中。
園區內,一幢幢現代化廠房錯落有致;車間里,一臺臺機器馬力全開,智能化生產線全速運行。如今在飛揚智能制造工業平臺,已有規上企業8家。今年1-8月,完成產值28.71億元,同比增長39.09%,占全區總量18.23%;完成工業投資6.09億元,同比增長100.50%,占全區總量32.76%,成為拉動婺城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僅用了3年多時間,飛揚工業平臺從規劃圖變為實景圖、蓄勢崛起。“5天完成土地報批,20天項目供地,68天開工建設,飛揚智能制造工業平臺從無到有,跑出了浙江重大產業平臺建設婺城新速度,也推動婺城加快構筑高能級平臺的步伐。”眼看平臺開發建設日新月異,一路見證其蛻變的婺城經濟開發區負責人戴增貴感慨萬千。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