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馬曉芬)金秋十月,在婺城區瑯琊鎮楊塘下村“滕氏家風家訓館”里,10多位村民圍坐在一起,興致勃勃地聆聽青年宣講員宣講。
沒有主席臺,沒有客套話,幾張長板凳。青年宣講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千萬工程”實施二十年來該村發生的翻來覆去的變化娓娓道來,引起村民們的強烈共鳴。“二十年來,楊塘下村打造美麗鄉村,依靠‘飛地抱團’、農家樂經濟、水果種植產業、小水電等發展模式,從‘薄弱村’提速換擋至‘50萬元村’,大家的生活如芝麻開花節節高!”
楊塘下村是唐代尚書滕珦后裔的居住地。歷史上,歷代滕氏后人秉承著清廉、勤政、愛國、愛民的忠貞氣節,譜寫了一篇篇“父子三進士,滿庭皆才俊”“一父十子七登科”“十世尚書傳忠廉”的錦繡華章。
如今,滕氏后裔傳承家風家訓,耕讀文化積淀至深,在鄉村振興的號角聲中走出鏗鏘步伐。除了打出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組合拳,村里重點實施居家養老提升、文化禮堂提升、新建家風家訓館、道路“白改黑”等基建項目,還充分發揮歷史文脈這一得天獨厚的優勢,因地制宜發展新業態、新項目,打造瑯琊農旅共富示范帶。
去年以來,瑯琊鎮美麗城鎮建設項目落地楊塘下村,項目以“水岸天府,智美瑯琊”為主題建設一座仿古婺派建筑,內設研學接待中心、滕氏文化展示、清廉文化展示、農旅科技展示等,建成后將具備300人規模以上的接待能力。同時,楊塘農旅研學項目也在穩步推進中,項目圍繞“兩園兩堂一祠”的主線,打造“憶農悟廉,多彩楊塘”研學路線。
憶古思今,激情滿懷。“這幾年,村里變化真大呀!村莊美起來了,文化興起來了,產業旺起來了……說不盡道不完的好。我們有信心把生活越過越好,讓楊塘下的明天更加美好。”聽完宣講,村民們紛紛如此表示。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