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彭麗莎)秋日清晨,微風拂過稻田,卷起層層金色稻浪,稻田里的黑斑蛙叫得更歡了,“呱呱呱”的蛙聲一陣高過一陣。這里是婺城區沙畈鄉的稻蛙養殖基地,“稻在田中長,蛙在稻中叫”,一派生機勃勃的“稻+蛙”立體生態種養景象盡收眼底。
看著眼前即將豐收的場景,基地負責人、鄉賢雷素麗滿懷期待,一方面,農業發展有了新的突破,另一方面,也為周邊的村民增加了就業機會。
據了解,雷素麗原先一直都在云南、貴州、重慶做建筑項目。這幾年沙畈變化很大,雷素麗就想回到家鄉發展。在她看來,建立稻蛙基地的初衷不是把稻蛙養起來,而是把共富種子“種在”沙畈周邊,包技術、包銷售,努力實現共創共富。
近年來,沙畈鄉積極營造重視鄉賢、尊重鄉賢、崇尚鄉賢的良好社會氛圍,因地制宜、精準施策、與時俱進打好鄉賢“組合拳”,發揮新鄉賢資源和力量優勢,為助推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虞建灶是婺城區山里群公益服務中心理事長,作為一名從大山里走出來的孩子,他非常關注關心村里的老人孩子們。多年來,他積極組織獻愛心活動,走進學校、養老院等地,開展助殘、助學、敬老等公益活動,弘揚公益精神,傳遞向善力量。
近年來,沙畈鄉堅持把鄉賢工作與鄉村振興結合起來,以“鄉土、鄉情、鄉愁”為紐帶,巧用“賢”字招牌,做好引、育、用文章,匯聚了一批鄉賢在生態保護、林下經濟發展、紅色文化傳播、古村落開發、水資源保護等重點工作獻計獻策、出錢出力,助力鄉村振興“加速跑”,打造美麗鄉村“新樣板”。
鄉賢既是村民心里的“自家人”,又是發展經濟的“能人”,在助力產業發展、參與社會治理、引領鄉風文明、投身公益事業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為實現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下一步,沙畈鄉將深入挖掘鄉賢力量,充分調動廣大鄉賢回報桑梓、建設家鄉的積極性,凝聚起鄉村振興人才力量。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