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在金華考察調研時的重要指示精神,近日,婺城區融媒體中心開設了“一把手”訪談,揚優勢、補短板、找差距、抓落實。
白龍橋鎮:當好婺城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
婺城區副區長、白龍橋鎮黨委書記 包純正
主持人:白龍橋鎮作為省級中心鎮,承擔著大量的重點工程任務。接下來,白龍橋鎮將如何發揮優勢,更進一步為婺城的發展貢獻力量?
包純正:白龍橋一直以來是婺城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戰場、主陣地、主窗口,今年1—8月,我鎮已實現規上工業產值104.95億元,增長13.36%,總計完成涉及5045.9畝土地的政策處理工作。接下來我鎮將著重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發揮工業經濟優勢,再創爭先進位新輝煌。持續挖存量、拓增量,全力支撐婺城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低效用地整治,完成土地回收1000畝以上;推動凱卓立、銀基等10億元以上重點項目入庫入統;完成馬徐地塊600畝及萬里揚東側400畝土地征用,保障海南國電投等項目落地。
二、發揮干部隊伍優勢,再創項目攻堅新輝煌。抓住主題教育契機,錘煉鐵軍隊伍,把牢政策處理生命線。緊盯馬海地—洞溪城市更新時間節點,助推浙中交通樞紐、金衢快速路、鐵路擴容樞紐工程等重點交通項目盡早開工建設,加快建設浙江醫院金華分院、浙師大數理醫學院、金華八中、黃金苑鄰里中心、浙中文化中心等優質資源配套工程,切實做到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
三、發揮基層實踐優勢,再創深化改革新輝煌。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密集調研基層經驗的鮮明導向,總結概括出白龍橋在安全生產、基層智治、消薄創富、環境整治等方面的成果實效,歸納形成一批富有特色的經驗做法,以基層首創引領全域改革。
主持人:目前白龍橋鎮也存在一些問題隱患,下一步將如何補全這些短板,實現跨越發展?
包純正:白龍橋鎮各方面體量大,社會情況復雜,在取得一系列成績的同時,相關矛盾也日益凸顯。接下來,我鎮將以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在金華考察調研時的重要指示精神為指引,切實扛起擔當、勇爭第一,開展好安全生產大整治、人居環境大改善、社會治理大提升等行動,回應總書記的殷切囑托。
婺城經濟開發區:勇當“一帶七心”建設排頭兵
婺城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 戴增貴
主持人:婺城經濟開發區作為婺城區工業發展的主平臺,如何主動作為?
戴增貴:婺城經濟開發區是婺城區科技創新、改革攻堅、開放提升的主平臺,我們必須主動作為。我們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區委“1483”發展戰略,全面貫徹“一帶七心”決策部署,特別是依托臨江工業園區和飛揚智能制造平臺,全力打造未來制造中心,同時依托浙師大等高校資源和企業自主研發機構,整合申報省級高新區,助力打造未來科創中心。打造未來制造中心,關鍵在于招大引強和培育產業集群發展,我們圍繞新能源汽車摩托車核心零部件、五金工量具兩大傳統產業和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戰略新興產業,圍繞行業頭部企業和掌握核心技術企業,圍繞產業鏈開展精準招商,全力培育汽摩配、五金工具、新材料三大百億產業集群,爭當婺城區先進制造業崛起的排頭兵。
主持人:婺城經濟開發區作為大干快上的排頭兵,如何實干爭先?
戴增貴:婺城經濟開發區是婺城區城市建設、土地經營、環境優化的主戰場,我們必須實干爭先。全力加快浙江醫院金華分院、浙師大數理醫學院等公建配套項目建設,進一步提升城市能級。全力加快馬海地單元城市更新步伐,實現新城老鎮融合發展,全力打造未來宜居中心。全力加快平臺空間拓展,做好土地經營文章,加快臨江工業園區和洞溪工業園區低效用地整治,計劃全年收回工業用地1000畝。全力加快工業項目建設進度,計劃全年出讓工業用地1000畝,完成工業投資增長100%以上。同時,全力做好營商環境優化服務,讓投資者安心、放心、順心。
婺城區科技局:以科技創新塑造婺城發展新優勢
婺城區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 陳英
主持人:對標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浙江要在以科技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上走在前列”的新要求,下一步區科技局將如何在塑造婺城發展新優勢上闖新路、立新功?
陳英: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讓我深切感受到增強科技創新的“緊迫感”、慢進則退的“危機感”,全體科技干部將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為新的行動坐標,深化區域創新體系建設,打造浙中科創高地。一是以集成之力抓落實。完善組織領導體系,優化浙師大婺城聯席會議制度、未來科創中心專班制度等,統籌推進各項工作。二是以競跑之勢搶發展。去年底師大創新城的核心項目浙師大金華科創園順利開工,我們將進一步搶抓浙中科創走廊建設的重大機遇,專人跟進光電子研究院、浙師大金華科創園、浙師大數理醫學院等重點項目建設,協調推進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困難和問題。三是以非常之功謀創新。開展規上工業企業走訪全覆蓋、統計人員培訓全覆蓋的“兩覆蓋”行動,全力提高全社會研發投入。持續推進創新型企業培育,完善科技企業梯次培育機制。大力推進產學研一體化,加大助企服務力度。努力爭取各類科技創新資源和政策扶持,助力婺城塑造更多發展優勢。
主持人:在這次考察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轉化。”想問一下陳書記,圍繞“四鏈”融合,區科技局做了哪些工作?
陳英:區科技局積極發揮組織優勢,著力推動“四鏈”融合,優化創新發展生態。一是招才引智,以人才鏈激活創新鏈。積極對接企業技術創新和人才需求,打造“百博入企”“工業特派員”等柔性引才品牌。深化網上技術市場3.0和“揭榜掛帥”機制,優化“企業出題、人才破題”技術攻關模式。截至目前,累計發放各類榜單128項、榜額超1.8億元。二是產教融合,以產業鏈牽引創新鏈。今年我們聯手浙師大舉辦“創新深化 智匯婺城”青年人才科技創新活動,發布浙師大及區企業重點人才需求清單。與浙江師范大學共同舉辦產教融合暨智能制造成果對接活動,共建研發中心、重大技術攻關項目集中簽約等,達成合作意向近2000萬元。三是優化服務,以資金鏈撬動創新鏈。圍繞鼓勵企業研發創新、激勵科技人員創新等七方面出臺政策25條,做優服務生態。今年來兌付科技獎補資金2667萬元,發放第一批科技創新券300萬元,爭取省級科技發展專項資金294萬元。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