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象更新,新歲肇啟,一場場盛大的民俗活動在婺城區各地展開。龍,作為古老神圣的傳統元素,是力量、財富、智慧的象征。
恰逢甲辰龍年,迎龍燈作為正月里傳統活動,聲勢比往年更加浩大。正月初九,婺城區白龍橋鎮上下邵村舉村歡慶,通過走村入戶舞龍燈拜年的傳統方式,祈求平安幸福、五谷豐登。
據悉,龍燈由燈橋相接,又稱作“板凳龍”,由德高望重的老人手拎香籃領頭,后面跟隨舉神牌、雙頭鑼的村民,領著龍頭前進。迎龍燈大致由起神、游龍、拉燈和盤燈等環節組成。
活動現場,意氣風發的舞龍燈隊員們擎著長長的龍燈,從駐地出發,挨家挨戶進門拜年,所到之處鑼鼓喧天。
在激昂、歡快的鑼鼓聲中,拉龍頭迎來了活動的高潮,鑼鼓喧天,萬人空巷。龍頭先開始加速,牽扯著龍尾奔跑。舉雙頭鑼的村民也追隨著奔跑,樂聲也隨著步伐越發歡快。忽而靠后的村民向后使勁,龍尾的村民見機轉身向后奔跑,巨龍倏忽間向后。在來來回回的“較量”中,隊伍越來越龐大,喊號助威,人聲鼎沸。
在拜訪完村里的每一戶居民后,龍燈會在廣場上以龍頭為首轉圈,最終呈盤龍之態。村民程先生說,他自小隨爺爺看龍燈,這一環節多要到凌晨,但卻絲毫不覺有困意,充滿期待和欣喜。
迎龍燈活動有著悠久的歷史,不僅讓新春節日錦上添花,更團結了人心、凝聚了力量,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節日生活。同時,迎龍燈活動也展現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期盼,祈愿在新一年龍飛鳳舞、精彩紛呈。(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