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后多。梅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首,與蘭花、竹子、菊花一起列為“四君子”,與松、竹并稱為“歲寒三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激勵。其因傲骨凌霜,多被用于形容品行高尚,自古以來受到了許多詩人的喜愛,留下了許多贊美梅花的經典詩句,傳誦至今。中國人對梅花的喜愛,自古有之。眼下,正是走出家門尋香賞梅的好時節。近段時間,婺城各處的梅花已經競相盛開,傲然綻放,暗香浮動,美不勝收。這些賞梅地分布在婺城各處,將城市點綴得詩意滿滿。記者整理了幾處婺城賞梅的好去處,快快收藏起來,約上三五好友一起共賞“梅”景吧!
花卉苗木產業智慧博覽園
在婺城區竹馬鄉的中國花卉苗木產業智慧博覽園,只見上百株龍梅已經迎風綻放成了一片粉色的海洋。踏入園內,好似闖入了仙境,龍梅花枝如柳條般自然彎曲垂下,一樹、一枝、一花自成一景,為婺城的早春增添了無限的浪漫詩意,游客悠閑地漫步其間,盡享“梅”好時光。
鳳凰山公園
又到一年賞梅時,暗香盈袖覓芳蹤。
在市區鳳凰山公園,一樹樹紅梅已含苞吐蕊,綻放嬌姿,不少市民前往公園看梅賞梅,在繽紛如霞的梅花下玩耍、拍照,留住這份絢爛清新的美。
智者寺
金華北山腳下的蠟梅悄無聲息地開了。一叢叢、一簇簇的黃色小花躍上了枝頭,層層綻放,花黃似蠟,將整個山坳點綴得分外清新脫俗。
一株株碩大的蠟梅在風中傲然挺立,暗香浮動、流水潺潺,一靜一動相得益彰,循香尋梅,自有一番浪漫意境。這梅雖藏于深山,但仍有不少市民游客前來細嗅花香、拍照留念,沉醉于這難得一見的秀美風光中。
古子城
近日,婺州古城景區內街角的梅花傲然盛放。俏麗的梅花與一旁白墻黑瓦的古建筑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絕美的中式畫卷,成為了新晉網紅打卡地,吸引了許多市民前來賞花。在婺州古城的梅花樹下還有不少身著漢服的年輕人紛紛合影留念。
漫步在青石板鋪就的古城小巷上。走近紅梅樹前細細端詳,星星點點的紅梅與花窗門樓、石板弄堂、亭廊軒閣相得益彰,梅香浮動,花影重重,讓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古城的秀麗、梅花的美麗與漢服的華麗完美融合,共同展現了傳統中式美學的魅力。這里不僅是一個欣賞美景的好去處,更是一個感受豐富歷史文化的好地方。
婺州公園
近日,在婺州公園的回園池塘邊,梅花含苞待放,亭亭玉立,美不勝收。據悉,回園建于上世紀80年代,占地6000平方米,是婺州公園的園中園。園內古建筑群布局巧妙,融合了蘇州園林的精妙和杭州園林的溫婉,是在金華旅游不可錯過的景點之一。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