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亞運會是我運動生涯中的高光時刻,我很高興看到自己雖然早已不算體壇‘新星’,但從不放棄追求夢想。”3月15日,婺城區柔術總結表彰會上,婺城簽約運動員、杭州第19屆亞運會女子柔術52公斤級銀牌獲得者苗婕作為運動員代表發表了感言。
會后,當記者與苗婕聊起決賽上的那場鏖戰時,她坦言即便已過去了幾個月,自己仍舊常常在夢里回到當日的比賽現場,“每次都會想,那個時候要是再拼一點,會不會就能有不一樣的結局。”她一邊說著,腦海里一遍遍回憶過當天場館內明亮的燈光、洶涌的人潮以及計時器清脆的聲響。
『我會傾其所有只為站上更高領獎臺』
時間回溯至去年10月6日的決賽現場,彼時,36歲的苗婕碰上了比自己整整年輕16歲的阿聯酋選手阿斯瑪。比賽一開局,苗婕便占據主動權,將對手置于身下。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眼看比賽僅剩1分鐘便宣告結束時,場面突然出現了反轉:阿斯瑪率先打破僵局,重新建立起優勢,并將這份微弱的優勢保持到了最后,以兩分之差戰勝苗婕取得金牌。
“主要還是實在太想贏了,比平時謹慎了些,反而一定程度上束縛了自己。”談起自己遺憾失利的經歷,苗婕比記者想象中要顯得輕松許多。當日決賽場館內此起彼伏的加油吶喊聲時隔數月仿佛依舊在苗婕耳畔回蕩,那是她第一次在比賽現場感受到如此強烈的主場氛圍。她說:“在家門口比賽的感覺真好,能夠在父老鄉親面前為國爭光,是我最幸福的時刻,希望下一次能拿個冠軍,在我們自己的主場升國旗、奏國歌!”
年齡是許多職業運動員最大的“天敵”,而在37歲的苗婕這里,它又好像真的只是個數字而已。面對所謂的“年齡焦慮”,她說:“37歲還只是我的職業上升期,我還有太多未完成的使命。”面對未來的職業規劃,她說:“不想局限自己,想看看自己的極限究竟在哪里。”面對不斷涌現的“后浪”對手,她又說:“賽場上見,好讓她們知道姜還是老的辣。”每一句鏗鏘有力的言語背后,是快要滿溢出來的少年心氣。
所幸,留給苗婕的爭冠窗口還遠遠沒有關閉,她的職業生涯更不會就此收場。馬上,苗婕又將投入集訓,備戰今年的阿布扎比世錦賽。“我做夢都想再站上更高領獎臺,為了這個目標,我會傾其所有。”經過了亞運賽事的洗禮,這一次出征,苗婕顯然更有信心了,“當然,下一次的獎牌得是金的。”她補充道。
“最夸張的時候,全身上下只有400元”
苗婕在杭州亞運會斬獲的這塊銀牌,對她本人、對中國隊都有特殊意義。因為,自柔術在雅加達亞運會成為正式比賽項目以來,這是中國選手第一次站上了該項目的領獎臺。苗婕的身上,也多了“中國女子柔術第一人”這個頭銜。
可是,這個如今能夠在賽場上“摘星星”的人,曾經也夜以繼日地在生計的“泥濘”里打拼。
苗婕在2010年左右便與柔術結了緣,在她看來,“發現一件自己喜歡并且擅長的事業是很難得的。”為此,她甚至辭去了在家人朋友們眼中穩定又清閑的工作,一門心思鉆研柔術事業。可追尋夢想的旅程注定不會一帆風順:那個年代,柔術運動十分小眾,大眾的接受程度較低,再加上自己起步階段也難出成績,苗婕曾無數次想要放棄。但心里那股不服輸的勁兒,一次又一次把她從“就這么算了吧”的邊緣拉回來。為了保持競技狀態,苗婕甚至在生下孩子三個月后,身體仍未恢復完全便重新投入高強度訓練,“那時候每次一從訓練臺上下來,就感覺身上的每一塊骨頭都鉆心般疼。”
可生活的變故從不會提前打招呼。因為種種原因,苗婕的婚姻并沒有持續太久,往后的日子里,她也更清楚地意識到,作為一名單親媽媽,兒子“花生哥”將是自己今后生活的全部動力。
“最夸張的那個月,我全身上下加起來只有400元。”在當時,如何掙到錢給“花生哥”更好的生活成了苗婕的首要目標。為此,她接了不少當教練的兼職,不得不經常帶著“花生哥”坐兩三個小時的車輾轉于各個柔術道館。苗婕上課訓練的時候,兒子便在一旁自己玩耍,不哭也不鬧。“那時候大家都很喜歡‘花生哥’,都說‘花生哥’是在道館里長大的,長大一定很有天賦。”即便用著開玩笑一般的口吻,苗婕說話時眼中依舊閃過了一絲愧疚與無奈。
也是在那時,過度的勞累導致苗婕患上了腰椎滑脫這一常人難以忍受的疾病,“期間由于神經受到壓迫,我一低頭就會嘔吐。”很難想象,苗婕究竟是如何撐過那無數個因為傷病輾轉反側的夜晚,但能讓她如此拼命的理由卻顯而易見——這個單親媽媽想讓自己的孩子過得更好一點。
“想做兒子的‘超人媽媽’”
每個父母在孩子的眼中都是“超人”,這對苗婕來說也不例外。
苗婕回憶起自己第一次踏上綜合格斗賽場的場面,彼時的她甚至沒有進行系統性的拳擊訓練,在MMA的首秀便被“揍”得鼻青臉腫,場面一度十分慘烈。即便如此,當教練員在中途詢問苗婕是否要投子認負時,她依舊固執地一再搖頭,“‘花生哥’會看到今天的視頻,我希望未來的某一天,當他面對生活的難題覺得走投無路的時候,也能像今天的媽媽一樣勇敢。”
在苗婕的影響下,“花生哥”也成了一個勇敢的孩子,那個曾經常常沒有安全感,害怕媽媽會不見,做事總是拖拖拉拉的“小花生”,也逐漸長成了處處為媽媽著想的男子漢。兩人彼此陪伴,彼此鼓勵,成為對方生活里最堅實的后盾與最貼心的棉襖。
采訪過程中,苗婕反復提起“花生哥”就是自己的精神支柱。本次亞運會柔術比賽,花生哥同樣一場不落,成為現場為苗婕加油助威的粉絲中最“忠實”的那一個。即便場館內吶喊聲再嘈雜,苗婕依然能從中捕捉到那聲稚嫩的“媽媽加油”。
除了收獲寶貴的亞運銀牌之外,苗婕最開心的回憶依舊與孩子有關。“‘花生哥’專程寫了一篇作文,炫耀他有個為國爭光的‘亞運媽媽’。”說到這里,苗婕顯得格外開心,她表示會珍惜與“花生哥”彼此陪伴的每一個時刻,給予孩子更多的支持與耐心,“對于一個母親來說,能被自己的孩子炫耀是最幸福的事,如果可以,我希望能一直成為孩子的‘超人媽媽’。”她說。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