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日報記者 孫武斌 胡敏霞 本報記者 張紅星/文 金華日報記者 吳潮宏/攝
今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也是婺城拉高標桿、趕超圖強的奮進之年。開春以來,婺城區扛起主城區的責任擔當,錨定“港”“廊”“鏈”主戰場,以“大干競跑、實干爭先”為主基調,以“項目提速提質年”行動為主抓手,以“一帶七心”為主平臺,著力謀劃推進一批好項目、大項目、新項目,以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同時,相關部門積極協調配合、精準發力,當好“店小二”“服務員”,千方百計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政企同心奮力沖刺首季開門紅。
催生新動能增創新優勢
近日,記者走進金華市寶琳科技有限公司的數字化生產車間,呈現在眼前的是一派有條不紊的忙碌景象:零部件生產車間里,技師們在設備顯示屏上輸入參數,對裝備的零部件進行精密加工;聯調車間里,工人正模擬客戶的使用現場進行聯機調試及軟件系統優化;數字化綜合管理平臺大屏上,實時顯示工序進度、銷售訂單執行進度情況。
寶琳科技是目前國內內燃機活塞鑄造設備行業的龍頭企業,產品出口俄羅斯、西班牙、巴西、土耳其、巴基斯坦等國家,在國內行業中占80%的市場份額,在全球市場份額占有率排名第三。特別是近年來自主研發的“汽車卡鉗鑄造用轉盤式柔性智能生產線”是國內首創。2023年,該企業上榜“浙江創新能力500強”,入選浙江省隱形冠軍企業。
寶琳科技的迅猛發展只是婺城區推進數字化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為搶占數字化轉型高地,婺城區以傳統產業——汽摩配產業作為數字化改革的“試驗田”,以企業需求為導向,面向汽摩配行業推行“N+X”模式,開展分行業數字化改造。實施“學樣仿樣”輕量級數字化改造提升,通過遴選吉峰齒輪、浩翔汽配、東聯變速器3家企業為首批試點,完成試點改造并推進汽摩配行業實現全覆蓋。通過數字化改革,去年婺城規上汽摩配行業產值70億元,增速達20.6%,高于全區規上工業產值增速18個百分點。
近年來,婺城區投入2億元轉型基金,撬動18家企業投入7.2億元進行數字化改造。經過兩年首批數字化轉型升級試點竣工驗收,評選出星筑數字化改造樣板建設項目等十大項目,梳理成《數字化樣板改造典型案例匯編》,為更多企業提供改造模板。
婺城還制定《關于加快推進智能制造工作的若干意見》,組織多場數字經濟與產業融合專題培訓會、數字化轉型交流會,邀請行業專家、學院導師為數字化轉型企業答疑解惑。充分發揮駐企服務員、“企業工情代辦站”等力量,建立紓困減負臺賬,落實“一企一策”領導聯系重點企業機制,并開展領導包抓制度落實指導紓困工作,幫助協調解決道路、交通、水電、建設、資金等問題300余個。
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相互融合,拉動婺城區工業、制造業投資實現較快增長,助推產業轉型升級,激發數字化產業發展活力。在剛剛公布的全省2024年度生產制造方式轉型示范項目計劃實施名單中,金華17個項目入選以產品高端化和產線智能化為方向的技術改造項目目錄,其中婺城區有4個智能化(數字化)方向技術改造示范項目入選。
筑巢引鳳搭平臺聚鏈成勢
近日,記者來到普鵬金華智慧物流園,只見一輛輛滿載著貨物的貨車井然有序地進出,走進園區的智能倉儲中心,工作人員推著叉車在貨架之間來回穿梭、裝卸貨物,整個園區呈現熱火朝天的景象。
普鵬金華智慧物流園(一期)位于婺城經濟開發區柵川工業園區,項目占地130畝,總投資4億元。該項目對標國際化標準規劃建設,建設內容包括3幢物流倉庫和1幢設備房,可租賃面積4.4萬平方米,去年11月交付開園。
“我們園區引進世界500強企業普洛斯物流,可以有效降低人力成本、增加空間利用率、提高分揀準確率,幫助客戶更好地管理倉儲運營系統,實現降本增效的目標。”該物流園相關負責人呂麗霞介紹,普洛斯物流采用并融合物聯網、自動化和機器人技術、數據分析和能源效率科技應用和集成加持,服務全國4600多家客戶。目前該園區已有上海中遠、京東供應鏈、跨越速遞等企業入駐,已租賃面積超1.1萬平方米,同時正與多家汽車配件、光伏相關企業洽談對接。
普鵬金華智慧物流園項目用地原屬于化工企業,近年來婺城經濟開發區緊扣汽摩配、五金工量具、新材料等主導產業方向,調整柵川工業園區的產業布局,淘汰落后產能。物流園項目的落成,將充分發揮產業園區開發、智能物流倉儲、供應鏈合作等方面優勢,進一步集聚高端物流產業要素,不斷做大物流規模,全力推動現代物流體系建設,助推物流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婺江對面,位于婺城經濟開發區的聯東U谷·金華婺城科技創新谷項目現場,一幢幢樓宇拔地而起。“項目一期10棟主體建筑已全面封頂,眼下進入裝飾裝修階段,預計7月完成竣工驗收,最快年底前交付。”項目負責人謝中海介紹。
聯東集團是全國領軍的產業服務平臺,長期專注于產業服務和園區運營,在全國83座城市投資運營產業園區超過432個,引進服務新興制造業和科技型企業超過1.6萬家。落戶婺城經濟開發區的聯東U谷·金華婺城科技創新谷產業主導方向為裝備智造、電子信息、大健康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契合婺城“一帶七心”戰略布局和“2+3”產業布局,目前已簽約電子機械、智能制造等領域企業4家,在途簽約企業16家,助力婺城優勢產業聚鏈成勢。
產業園區是產業集聚發展的重要載體。今年以來,婺城以“項目提速提質年”行動為主抓手,重點打好平臺提能、產業升級、陸港樞紐、城市建設等“八大會戰”,推進產業聚鏈成群、集群成勢,不斷推動優勢產業集群集聚發展,為婺城經濟發展積蓄強勁勢能。
以高標準搶占行業制高點
在周末,金華華東環保設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依然熱氣騰騰、機器轟鳴,工人們有條不紊地操作著設備,一排排剛組裝完成的大型工業除塵器整齊擺放,即將發往柬埔寨、越南、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家。
“春節前我們承接了大量出口訂單,為確保一季度訂單如期交付,春節期間60多名工人奮戰在一線,保生產、趕進度,沖刺開門紅。”公司負責人蔣敏介紹,該公司深耕大氣環保領域已近30年,專業生產WDJ臥式電除塵器、JPF型低壓長袋除塵器、JPF型氣箱脈沖袋除塵器等工業除塵器產品,投運于國內外眾多工業企業。
據悉,華東環保是國內機電一體化專業設計制造除塵裝置、大氣污染治理及其他環保產品的科技型企業,集研發、設計、制造生產、施工安裝于一體,與中國建材、海螺水泥、菲達環保等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出口30多個國家和地區,去年實現生產總值約1.4億元。
產值稅收穩步增長的背后,離不開企業對科研創新的高度重視。“技術是硬道理,只有不斷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才能確保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蔣敏說,“華東環保”成立以來一直注重科技創新研發,近3年累計投入研發費用1854萬元,占3年累計銷售收入合計的4.73%,取得各類專利50余項,其中發明專利20多項。
如今,“華東環保”年生產工業除塵設備千套,年產品回收粉塵達百萬噸,多款工業除塵器產品實現5毫克超低排放,技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2021年,“華東環保”自主研發的多級不間斷連續電改袋除塵器,榮獲浙江省裝備制造業重點領域首臺(套)產品,為公司持續提升創新能力樹立了信心、增添了動力。
為“智造”好產品,“華東環保”主導1項“浙江制造”標準——T/ZZB 0475—2018《袋式除塵器》,制定一整套詳細的產品標準,每一道工序、每一個操作步驟都嚴格按照標準執行,并根據產業和市場發展方向,不斷對生產標準和產品品種、規格進行改進和創新。目前,該公司參與國家標準《電袋復合除塵器》的制修訂,預計今年發布。
下一步,“華東環保”將重點調整業務主攻方向,將業務領域從原先的水泥、建材領域拓展至鋼鐵、電力、化工等各行各業,根據不同行業客戶生產工藝和使用環境等要求進行定制性研發,不斷提升產品性能、豐富產品多樣性、優化客戶服務體驗,從而占領更廣闊的市場。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