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華社記者 趙嘉瑤 陳思佳)“家門口有這樣一個居家養老食堂,飯菜口味好還健康實惠,真是太方便啦。”家住婺城區城西街道中山路社區的陳奶奶笑著豎起了大拇指,居家養老食堂里飄滿了幸福的味道。
婺城區城西街道中山路社區轄區內有時代花園、怡和雅苑兩個成熟住宅小區,有60歲以上老人600多名。為了給小區老人提供最便捷的服務,社區計劃在兩個小區中間的一樓場地建設居家養老食堂,合適的選址恰好就是時代花園小區業委會的資產。城西街道依托黨建引領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三方協同”共治機制,共同謀劃社區食堂項目,經過多次反復協商溝通,由業委會提供場地設備,社區出資裝修,物業服務公司也提供出部分場地合辦,居家養老食堂項目最終成功落地。
“除了吃飯方便,社區還會定時給我們舉辦集體生日會,大家伙兒在一塊兒熱鬧極了。”王奶奶笑著說。居家養老食堂不僅滿足了老人們的胃,更聚集了歲月的情、溫暖了老人的心。
除了社區居家養老食堂,依托“三方協同”共治機制,中山路社區還解決了困擾時代花園小區近10年的停車難問題,小區整體環境和物業管理水平得到明顯提升,獲得社區居民的一致點贊。
據介紹,去年以來,婺城區建立社區黨組織、業委會和物業企業黨組織成員“雙向進入、交叉任職”機制,社區“兩委”到業委會、物業公司擔任黨建指導員,業委會和物業黨組織負責人任社區兼職委員。推行“網格員+物業紅管家”雙輪驅動機制,將物業領域30多項工作納入社區“網格”,雙方協同配合,每月定期組織三方代表召開聯席會議,議事商討治理問題,按照業主急難愁盼訴求、物業公司管理服務事項等進行分類解決,形成“黨建引領、聯席會議、報告報備、資金監管、交叉任職、獎懲激勵”等“六項機制”。此外還設立了小區“三方協同”接待日,通過在小區內流動“小板凳議事會”“茶來咯”等協商議事紅色驛站,暢通社情民意渠道,形成社區、物業一站式服務辦公、一體式訴求解決模式。
“接下來,我們將創新‘后陳經驗’城市版,持續優化黨建引領社區三方協同共治機制,探索建立小區事務監督委員會,打好黨群服務‘幸福生活日’等組合拳,推動基層治理見行見效。”婺城區委組織部負責人表示。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