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料、畫樣、粗雕、細琢、打磨......”談起核雕,金華核雕代表性傳承人包加惠總是滔滔不絕。在這個不足十平米的工作間,一張小桌、一把刀、一枚枚不過拇指大小的橄欖核,經過包加惠的雕刻,便褪去了原有的模樣,變身為花鳥魚蟲、人物肖像等各種栩栩如生的核雕作品。
“這個是金玉滿堂,這個是龍生九子。”在中國古核雕博物館,包加惠指著一排排展柜,興奮地向記者介紹著每一件核雕的來歷和寓意,也講述著他與核雕的緣分。
16歲那年,包加惠跟隨著姐夫開始學習核雕,開啟了和核雕的不解之緣;叵胫晟俚膶W習,是日復一日的枯燥與辛苦。學習不易,堅持更不容易。多年來,有不少人向包加惠拜師學藝,但是其間也有不少人選擇放棄。
“這個不是賺大錢的行業,要靠熱愛才能堅持下去!40多年來,包加惠憑借著這股熱愛堅守在傳承核雕的道路上,核雕早已融入他的生活,甚至突發奇想會在半夜起床開始雕刻。跟著包加惠學習了20余年的徒弟黃美親眼見證了師傅的堅持,“我們師傅經常每天就坐在這雕刻十幾個小時,因此也患上了脊椎病,這么多年基本沒什么休息!
“如果不傳承,大家就什么都不知道了。”這是包加惠一直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目前,包加惠帶了28個徒弟學習核雕。除了師徒傳承的方式,為了能夠讓核雕技藝走向更多人,從2015年開始,包加惠和團隊把核雕帶入學校、社區、部隊,讓更多人了解、感受、學習核雕。據了解,包加惠和他的團隊每年都給幾萬人進行培訓。多年的堅持,也讓包加惠看到了收獲。“我們真的可以看到很大的改變,特別是這三年,我們金華核雕的知名度有顯著的提高!卑踊蒡湴恋卣f道。
這些年,包加惠也一直在創作新產品。比如具有金華特色的茶花、佛手,還有向杭州第19屆亞運會獻禮的《亞運三寶》。其中,一串刻有“四大天王”的核雕作品吸引了記者的注意。“我們會根據現在年輕人的喜好,在核雕中融入一些流行的元素,與時俱進才不容易被時代淘汰。”包加惠說道。
2023年,包加惠工作室獲評第一屆“浙江省級鄉村工匠名師工作室”,其個人獲評第一屆“浙江省級鄉村工匠名師”。同年,金華核雕獲得浙江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對于包加惠來說,這些榮譽是對他們工作的一個認可,也是激勵他們繼續前行的動力。
“接下來,我們想要把金華核雕市場集中起來,把金華核雕手藝人都聚在一起,共同探討,共同努力地傳承核雕技藝!睂τ谖磥恚踊菪判臐M滿。(見習記者 洪珊)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