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華于1955年5月出生于金華,畢業于浙江美術學院工藝美術系陶瓷設計專業,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婺州窯陶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其作品知名度高,作品灰釉《堆塑龍瓶》被希臘雅典奧林匹克體育博物館珍藏,作品《禪》為首屆中國進口博覽會國家領導人禮品……另外,還有很多作品被各地博物館收藏。
唐代陸羽《茶經》載:“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在茶圣筆下,婺窯茶具品質上乘,位列探花。陳新華作為婺窯復興的先行者,輾轉三十余載,逐步填補婺窯歷史發展的斷層,也循序漸進摸索出“藝術家輻射產業”的婺窯文化復興之路。
陳新華自1973年入職金華陶瓷廠,跟著師父鉆研婺窯制作技藝,后在中國美院進修雕塑系,“雙軌并進”逐步由區、市、省級成長為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和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最終以從傳統工匠圈里走來的人民藝術家形象,出現在大眾視野中。參加業界權威大展,不斷捧回大獎,在大眾媒體亮相,大師品牌知名度如芝麻開花節節高。天球瓶、草木灰釉、跳刀紋、點褐彩、寶香花……從器型、釉色到紋飾,在隨之而來的文化評論中,系列特色標簽與“陳新華”這個名字聯系在了一起。
陳新華倔強地一頭扎進去,以藏養藏,不斷收入各窯口各時期的婺窯古瓷,鉆研其制作工藝,一遍遍地嘗試恢復而后創新改良,成為婺窯圈的領軍人物。“對于一個藝術家而言,或者對于一個品牌而言,必須堅持個性。但個性不是單一的某個特點,而是博采眾長又融會貫通,最終形成有鮮明的個性特點又能常變常新的系列作品。”陳新華說。
2017年,陳新華在婺城區雅畈鎮漢灶村建成中國婺州窯博物館園區。園區由婺州窯博物館、婺州窯制作技藝體驗館、大師工作室和婺州窯文創展銷館組成。博物館展陳了婺州窯發展歷史及由三國到明清時期的代表性藏品。體驗館一次可容納300人同時體驗。
2021年,“婺窯之光”國家級非遺婺州窯活態展在浙江省博物館孤山館區·浙江西湖美術館展出。陳新華攜徒子徒孫,并邀請若干陶瓷藝術研究員共59人,分三個主題展出涵蓋大器、擺件、瓷印、茶器、香器、花器等在內的741件作品。此后,國內陶瓷藝術愛好者、茶文化愛好者及茶瓷相關領域研究專家紛至沓來,婺窯文化尤其是婺窯茶器系列作品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記者 張苑)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