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設“一帶七心”八大平臺,全面釋放都市活力;以乾西作業區為核心,打造國際陸港樞紐西延橋頭堡;依托師大創新城,全面融入G60科創走廊;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和新型輕量化材料兩條產業鏈加速完善……作為金華市區發展的主引擎、城市建設的主平臺、都市區建設的核心區,婺城區在厚植優勢、補齊短板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學習義烏、對標義烏,婺城積蓄大干競跑的動能,錨定實現站位格局迭變、戰術打法改變、作風狀態轉變,切實扛起主城擔當,奮力趕超圖強。
緊扣“情”“實”“效”,實現站位格局迭變
學習義烏發展經驗,婺城區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和考察調研金華重要指示精神,堅決扛起“根據實情、發揮優勢、揚長補短、再創輝煌”的時代使命,牢牢把握“情”“實”“效”主基調,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推動實干爭先。
婺城區委書記高峰說,以“情”促變,就是不斷厚植對習近平總書記的感恩之心、愛戴之情和捍衛之志,堅定不移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以“實”促變,就是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以實誠實干實績推動婺城因時因勢特色發展;以“效”促變,就是全力干出“第一等的工作”,以經濟發展爭先進位、各項工作走在前列的實效,造福一方百姓,守護一方平安。
提高站位、放大格局,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婺城如何書寫跨越趕超的新答卷?去年12月15日,區委八屆五次全會已亮出“作戰圖”。
——中心帶動。加快建設生態共富產業帶和未來智造中心、未來產業中心、未來物流中心、未來科創中心、未來活力中心、未來宜居中心、未來時尚中心,將“一帶七心”打造成金華的文化新地標、城市會客廳、生活樣板區、產業原爆點、智慧新樞紐和都市核心區的強勁引擎。
——科創強區。對標落實“在以科技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上走在前列”重要指示精神,加快經濟結構優化和產業轉型升級,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破解高質量發展“成長的煩惱”。
——開放活區。對標落實“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上續寫新篇”的重要指示要求,堅持向改革要動力、向開放要活力,進一步提升內陸開放水平。
——生態富區。對標落實“在推進共同富裕中先行示范”的重要指示要求,堅持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實現城鄉統籌協調發展,在推進共同富裕上先行示范。
——文化興區。對標落實“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上積極探索”的重要指示要求,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用文化軟實力涵養高質量發展的精神力量。
緊扣“港”“廊”“鏈”,實現戰術打法改變
學習義烏發展經驗,婺城狠抓城市建設和產業轉型,布局“一帶七心”八大平臺,近兩年來實施重大項目120個,完成投資超過230億元,帶動城市能級不斷提升。2023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位列全市第1,連續五個季度獲評了全市投資“賽馬”激勵,招大引強抓實物量總投資完成率排名位列全市第1……一系列成果,展現婺城區的蓬勃發展活力。
但對標義烏,婺城區在城市能級、經濟發展、改革開放成效等方面還存在差距。
短板如何補?敏于感知時代脈搏、始終與時代同頻共振的義烏是參考樣本。
高峰說,義烏發展緊扣時代大局、因勢而變,得以勇立潮頭。學習義烏,婺城順勢而為革新戰術打法,在“港”“廊”“鏈”主戰場上闊步行軍。
——依“港”而興促開放。以乾西作業區為核心打造國際陸港樞紐西延橋頭堡,今年完成海鐵班列組建;以金衢快速路為軸打通西向陸路開放通道,力爭明年全線開通;以大交通、強樞紐提城市能級,今年完成城市更新總投資130億元、出讓商住用地500畝。金華江右岸,滬昆高速公路橋與長湖匯合口之間,乾西作業區項目馬力全開、建設正酣。這里將打造500噸級通用和多用途泊位12個,并配套堆場、倉庫等,為大宗物資提供運輸服務。明年年初,一個年吞吐量超600萬噸的多功能現代化港口將崛起。
——以“廊”而進謀創新。婺城區以師大創新城為基全面融入G60科創走廊,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據介紹,作為浙中科創走廊“一廊六城”的重要組成,師大創新城將創建1個國家大學科技園、2個國家級孵化器、1個省級創新型研發機構、10余家省級以上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引進1個以上院士產業化項目、5家以上高校院所科研機構,新增100家科技型產業項目。今年,浙師大金華科創園將開園、國家大學科技園將啟動申報。
——聚“鏈”而強優產業。近年來,汽車產業向電動化、智能化、輕量化加速轉軌,婺城區發揮自身優勢,做強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和新型輕量化材料兩條產業鏈,近兩年已落地億元以上工業項目28個,總投資270.8億元。今后,婺城將加快已落地項目投產,推進招大引強“1021”行動,力爭每年落地10個10億元以上制造業項目。
緊扣“闖”“創”“干”實現作風狀態轉變
學習義烏發展經驗,婺城緊抓“人”這一關鍵變量,以作風狀態之變聚發展之力、成趕超之勢。
——激發“闖”的精神。婺城區廣大干部將進一步培養塑造“闖將”意識,實施經濟外向度提升和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牽引兩大行動,推動出口全國占比持續提升、營商環境不斷優化,以改革開放新突破打開發展新局面。以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為例,今年,婺城區開展干部進企精準服務活動,黨員干部深入項目現場和生產一線疏堵點解難題。得知浙江庚源工貿有限公司租用廠房無法滿足產能需求,婺城經濟開發區、區經濟商務局、區投促中心等單位和部門立即開展組團服務,促成總投資2.2億元、年產50萬套可移動折疊腳手設備建設項目順利開工建設。
——鍛造“創”的隊伍。婺城區將充分發揮“三支隊伍”在創造性貫徹落實、創新性轉化發展中的頭雁作用,深入實施“1176”行動,全面建成干部學院、領軍人才學院、企業家學院、產業人才學院、鄉創學院、工匠學院等“六大人才學院”,以隊伍建設新成效塑造發展新優勢。其中,領軍人才學院以“3+3”培養課程為載體,構建“理論+實踐”“通識+專業”“共性+個性”的培訓賦能體系,力爭一年培訓高層次人才300人以上。鄉創學院聯合“青農飛地”和農創客孵化園,開辟青年“創業在農村、辦公在城市、鏈接長三角”鄉村振興路徑,免費提供1.3萬余平方米青創空間和850個創業工位,有效提升新農人創富、帶富能力。
——樹牢“干”的擔當。婺城區將全面落實“周半一線”法,持續深化機關效能革命,堅決整治形式主義,切實減輕基層負擔,開展“積壓難題大攻堅”行動,以“干一件成一件”的標準和定力,推動大干競跑實干擔當成為婺城干部的標識標簽。
學習義烏看我、主城崛起有我、實干爭先忘我,婺城區正以昂揚姿態,為打造國際樞紐城、奮進現代都市區貢獻更大力量!
來源:金華日報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