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夏彪時,他正在車間跟技術人員研究新出產品的性能情況。作為浙江赤誠工貿有限公司總經理,這位80后年輕人經過十年磨劍,已經成長為事業有成的青年企業家。
2013年,夏彪從國外留學歸來,從父輩手上接過年產值6000多萬元的不銹鋼復合材料公司。他沒有選擇安逸,而是大膽設想公司的迭代升級。經過市場調研和考察,夏彪決定拓展不銹鋼復合材料的產業鏈,組建了不銹鋼復合材料不粘鍋的研發隊伍,2015年成功開發出不銹鋼復合材料不粘鍋,當年公司營收就實現了翻番,實現了金屬復合材料和復合材料鍋具齊頭并進的產業鏈延長。
科技發展迅速,市場行情瞬息萬變,要想不被淹沒,唯有不斷在變革中破局。“企業不進則退。”夏彪一直認為,企業只有持續改進、持續更新、不斷投入,才能在潮流中保持發展。從2017年起,公司的年度研發投入就超過了1000萬元。夏彪參與公司每一個重點研發項目,成長為了一個金屬復合材料的專業技術人才,獲評材料工程中級工程師職稱。對于研發中出現的問題,夏彪都想盡辦法解決。2019年,為了解決不銹鋼、鋁多層復合用預處理設備和優化不銹鋼、鋁多層金屬復合工藝中的難題,他在一個月內四次前往中科院金屬研究所請教一位行業專家。這位專家被他的真誠打動,提供了有針對性的專業指導,最終解決了這個研發中的“攔路虎”。
在研發新產品時,夏彪也遇到過諸多難題,比如鍋具在成型時經常破損、鍋具耐高溫性能欠缺等,他總是一遍遍嘗試、改進。“起初那一兩年里,我幾乎每天都在實驗室和車間奔波。”如今,該公司鍋具復合材料的生產能力已經在同行中獨占鰲頭。
持續多年的高強度投入和技術積累給公司帶來了豐碩的研發成果,公司實現發明專利以及實用新型專利從0到100的突破。截至當前,公司已授權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專利近100項。2017年,公司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金華市企業技術中心,同年不銹鋼復合材料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開發中心被認定為2017年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開發中心,2019年獲批成立省級企業研究院——浙江省赤誠金屬復合材料研究院。
這些年,夏彪的商業版圖一再拓展,產品銷往歐美、東南亞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和儲能行業的風靡,夏彪開始關注金屬復合材料在新能源汽車和儲能中的應用。看準風口,果斷出手,在2022年7月,浙江新幫新材料有限公司注冊成立,投資建設“年產2萬噸新能源車用新型金屬復合材料及特種復合鋼新材料項目”,項目于當年12月開工建設,將于2024年6月建成投產,建成達產后新增就業崗位100多個。“下一步,我們將著手打造新能源汽車新型輔助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和新能源汽車重要輔材制造中心,為婺城的產業升級貢獻一份力量。”說起未來,夏彪信心滿滿。
(記者 張妙娟)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