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金華日報記者 余美娜)近日,在婺城區竹馬鄉方下店村文體廣場上,由諸暨市老年協會組織的門球賽激情開桿。門球運動員們以球會友,在鍛煉中享受快樂。婺城區農村文化禮堂最“鬧猛”的打開方式,當屬方下店村一場場嗨動全場的“運動旋風”。
方下店村與運動的結緣,來自一場自我革命。2019年5月開始籌建,到2020年5月開放,這片位于北二環高架橋下網紅文體廣場,從偷倒建筑垃圾的集聚地,變成了一個占地1.2萬平方米,有10個標準門球場、標準籃球場,有5人制足球場、氣排球場各兩個,配備乒乓球桌、健身器材、音響設備的文體廣場。這是全國最大的橋下門球場,規模超越了目前國內所有的室內門球館。
全民健身浪潮涌動,體育健兒、運動愛好者從各地涌入,農村文化禮堂成了體育助力鄉村振興的新載體和新平臺。這潑天的流量,方下店村文化禮堂努力接住了。
聚焦“一村一品”“一堂一特色”品牌打造,方下店村黨支部堅持黨建引領,整合現有文體廣場的體育場地、體育設施,因地制宜創新活動載體,依托文化禮堂的陣地作用,引入社會力量參與承辦各種規格門球賽事。深化體育場地建設,結合未來鄉村建設,完善橋下體育公園配套設施,打造具備各種各類大型會議和培訓能力的文化禮堂,打造活力文化禮堂品牌,讓文化禮堂不僅成為村里的“文化地標”,更是村里的“體育地標”。
短短4年,浙江省第二屆女子門球賽、“花滿婺城”中國門球冠軍賽總決賽、第八屆“澳創杯”門球爭霸賽、第十六屆海霞門球賽、2023年全國青少年門球錦標賽等各類省級、全國級門球大賽紛紛花落方下店,各種市級、區級的賽事和訓練活動更是令人應接不暇。以文化禮堂為情感紐帶,方下店村頻繁刮起“運動旋風”,大家在家門口就能享受“體育大餐”。
“今年,我們村每個月有一場門球比賽,這個周末竹馬小學還要到這里進行足球籃球培訓。今年,我們還將承辦一期全國門球國家級裁判、國際級裁判員注冊培訓班!狈较碌甏妩h支部書記方永鋒說,“體育+”不僅讓文化禮堂活力四射,也讓村集體經濟動力十足。體育賽事可帶來少則100多人、多則800余人的客流量,于是村兩委將該村閑置的小學改造成一座門球公寓,賽事期間可以為運動員提供住宿等服務,每年能帶來近20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今年茶花文化交流周暨婺城區鄉村網絡文化宣傳周期間,為期3天的門球體驗活動為鄉村旅游注入新活力,村民們種植的茶花作為“村禮”送到了千余名市民手中,賽事經濟的火熱和村中有限的接待能力,讓村民開始思考將閑置用房建成民宿,做大“體育+”文章。
一方面,賽事承辦進行得如火如荼;另一方面,方下店村通過激活文化禮堂體育陣地功能,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活動安排,常態化開展籃球、足球、乒乓球比賽,開展健身操、廣場舞教學活動,助推全民健身熱潮一浪高過一浪。
方下店村夜晚的沸騰屬于運動。每當夜幕降臨,文化禮堂管理員方艷就和有共同興趣愛好的姐妹來到文體廣場。廣場舞音樂一響,運動氛圍立即拉滿。茶花種植戶董樹林愛上了打門球,他把苗圃交給兒子管理后,就開始自己的運動生涯。
“晚飯后,我們一家就喜歡到文化禮堂跳舞、打球、健身……鄰里之間交流多了,關系也越來越和諧。”方艷說。
眼下,該村又將對村內體育設施進一步改造提升,讓農村文化禮堂更全面動起來、火起來,讓群眾體育生活日益豐富,全民健身更加深入。
據介紹,方下店村創建的“體育+文化禮堂”品牌,既是婺城區文化禮堂活動的新拓展,也是婺城區創建省級體育現代化區的新實踐。文化禮堂與“體育+”的雙向奔赴,讓村民感受到鄉村向上生長的動力和活力,也讓村民找到鄉村發展的新動能和路徑。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