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見習記者 洪珊)6月9日上午,細雨蒙蒙,可在婺城區莘畈鄉井下村里,人頭攢動,人們熱情不減。“我們很早就注意到這個活動了,這次也是帶著兒子一起來體驗一下摘粽葉的樂趣。”前來參加活動的王阿姨激動地說。當天,莘畈鄉井下村第二屆粽葉開摘活動暨莘畈鄉第三屆“姑蔑溪”野釣活動正火熱進行中。
不少游客慕名而來,包粽子、采摘箬葉……一片歡樂忙碌的景象。活動現場,村民華瑞然正將從山上采摘下來的新鮮箬葉打包,然后由井下村統一進行對接售賣。方便的流程和較高的回報讓華瑞然贊不絕口:“多虧了這樣的形式,我們采摘箬葉也不愁銷路了。”
據了解,莘畈鄉井下村位于婺城區西南部,海拔地勢高,茂密的森林為箬葉的生長提供了優良生長環境。每年的6月份,是采摘箬葉的黃金時節。但受山勢陡峭、交通不便、勞動力不足等因素影響,箬葉產業的發展受限。“我們這邊60歲以上老人占比超過一半,因此采摘箬葉的主力也是這些老年人。另外,我們出村要花一個小時,箬葉銷售是個難題。”井下村黨支部書記張建連介紹。
2020年,為了改變這種狀況,真正幫助村民通過箬葉致富,該村開始實行統一收購、統一定價的全鏈條管理模式,并對接嘉興、杭州等地工廠,打通了箬葉出山“最后一公里”,實現了村集體和農戶共同受益。“我們的箬葉相比于其他地方,會更加有韌性,聞上去也更加清香。現在,我們出產的箬葉都是標準化處理,品質更有保障,因此在市場上是特別有優勢的。”張建連拿著當地箬葉信心滿滿地說。同時,為了保證村民們的安全,井下村也會定期對采摘箬葉的道路進行清理,并幫助村民運輸箬葉,這也讓村民的積極性越來越高。
井下村村民畢秋芳、童月琴深有體會。“以前我們很多箬葉不知道賣到哪里,就都堆在家里,幾年下來,這些粽葉就不能用了。”現如今,她們通過這種形式,不僅能處理剩余的粽葉,而且端午前后每日可多增加200-300元的收入,實實在在改變她們的生活。
除此以外,在活動現場,一排排農土特產特色展銷攤位整齊排列。蔥花饅頭、莘畈石斑魚、千層糕……各式農產品與特色美食琳瑯滿目,展位前人流如潮。“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讓更多人認識、了解我們的箬葉,從而能夠讓我們的箬葉走向更大的市場。”張建連說。近年來,莘畈鄉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不斷改善生態環境,野生箬葉資源越來越豐富。井下村便是莘畈箬葉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接下來,莘畈鄉也將進一步找準產業增收模式和發展方向,修整道路,擴大市場,用大山里的箬葉托起一方百姓共富的“金葉子”,將箬葉打造成名副其實的山區特色共富產業,帶動當地群眾增收,拓寬群眾增收致富道路。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