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創新城項目(一期)
三江里未來社區
臨江工業園區
巖頭村思緣廊廊橋
為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區委關于深入學習推廣“義烏發展經驗”的部署要求,本報開設【學義烏,我們這樣干】“一把手”訪談專欄,錨定方向,校準賽道,找準切口,狠抓落實,為加快建設更高能級現代化都市核心區凝聚更強合力。
深學真悟貫通融合以學促干事爭一流
婺城區城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張紹華
學習推廣“義烏發展經驗”旨在以典型引路、讓標兵帶路。區城投集團立足發展實際,找差距、學實招,細化研究舉措,使學習“義烏發展經驗”的“量感”更直觀、“體感”更直接、“意感”更直通。區城投集團始終將國企改革發展放在婺城發展大局中思考和謀劃,堅定不移推進集團化、市場化、專業化改革,繼續圍繞“一軸兩翼”發展思路開展工作。
一是以建設建筑產業鏈為主軸、主責主業,努力打造建筑全產業鏈。積極推進師大創新城、長湖灣片區等重點項目建設開發,同時做強做大工程建設所衍生的如施工、代建、測繪、工業地產、商住地產等相關產業鏈,增強城市建設的開發和運營能力。
二是積極開拓新能源、新材料板塊市場,做強做優做大服務業板塊。充分挖掘新能源產業鏈帶來的商機,努力開拓光伏、風能、儲能、充電樁、建筑陶粒等新能源和材料板塊市場;做強做優做大人才人力資源服務、安保服務、文旅醫養服務、教育培訓、數字科技服務、商貿服務、物業管理等服務業板塊市場。
三是善學善思,強化落地。引導干部職工學思用貫通、知信行合一,提升團隊組織力、執行力、創造力,把學習義烏的經驗成果轉化為有效舉措,運用在工作實踐中、體現在發展成效上。
優環境強保障抓隊伍以市場監管現代化先行助力婺城高質量發展
婺城區市場監管局黨委書記、局長沈劍鋒
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積極落實區委深入學習推廣“義烏發展經驗”堅決扛起時代使命大實踐活動部署,把深入學習推廣“義烏發展經驗”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強大動力,圍繞優環境、強保障、抓隊伍三方面持續發力,推進市場監管現代化先行,為婺城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一是爭當優化營商環境的“主力軍”。聚焦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個體經濟精準幫扶,持續激發經營主體活力。以電子營業執照“企業碼”集成應用為牽引,大力探索“個轉企”、信用修復等市場監管領域增值化服務舉措。深化個體戶分型分類和選優培優工作,打造“名特優新個體工商戶”示范街區,加強示范引領和成果展示,以服務之“優”,助發展之“進”,力爭年底前全區市場經營主體總量突破6.9萬戶。
二是爭當賦能創新發展的“促進派”。堅持知識產權和質量標準“雙輪驅動”,全面服務高質量發展。以知識產權支持創新,全面推進知識產權興企行動,貫通專利培育轉化運用“全鏈條”,力爭全年新增高價值專利50件以上。以質量標準支撐發展,大力推進質量技術護企行動,推動質量、標準、品牌“三位一體”提質增效,打造一批標桿企業,力爭全年新增各級政府質量獎6家、“品字標”品牌企業5家。
三是爭當助推趕超發展的“排頭兵”。錨定“事爭一流”目標,扎實推進市場監管“122N”干部人才隊伍譜系建設,健全干部選育管用“全鏈條”機制,謀深謀實干部能力提升、作風效能督查、日?己丝荚u等方面的載體抓手,營造敢為、敢闖、敢干、敢首創的濃厚氛圍,鍛造忠誠干凈擔當的市場監管鐵軍,為婺城建設更高能級現代化都市核心區貢獻市場監管力量。
站歷史之位爭一流業績全力打造“時尚古城”新地標
婺城區城東街道黨工委書記張紫陽
城東街道聚焦“未來時尚中心”建設,借鑒“義烏發展經驗”,站在歷史和全局的高度和格局,再次審視婺州古城的發展地位,一方面重點實施引流拓市工程,在古城商圈有機更新上有新突破。為進一步增強古城承載力、吸引力,街道同步開展引流和擴容,積極與市政府溝通協調,爭取古子城二期開發項目早日開工,加快城市更新效率,有效解決古城發展空間受限問題,為古子城商圈提質擴容奠定良好基礎。另一方面,重點實施招大引強工程,在優質項目簽約落地上有新突破。充分依托古子城、三江里兩大商圈,深入實施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工程,實行全員招商,積極吸引品牌商戶入駐,聯動打造傳統歷史和現代商業街區,街道全年招引超3000萬元項目兩個以上。5月25日,三江里商業街區招商大會正式開啟,金華市區首家希爾頓歡朋酒店已領銜入駐,貳麻酒館、星聚會、藍調音樂餐廳等首批12家入駐品牌代表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北有古子城,南有三江里”的金華文旅新格局即將形成。
城東街道積極實施以文塑城工程,2024年,我們重點打造邵飄萍紅色新聞文化教育基地,將金華三江六岸的抗戰文化遺跡串聯成珠,形成紅色新聞旅游路線。另外,要進一步整合萬佛塔、歷史名人、“萬年浙江圓心說”等現有文化資源,提煉婺州古城文旅IP,努力將古子城打造成為與義烏國際小商品城、東陽橫店影視城等齊名的金華文旅新地標。
大干競跑、實干爭先勇當能級提升的排頭兵
婺城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白龍橋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戴增貴
婺城經濟開發區、白龍橋鎮將全面落實深入學習推廣“義烏發展經驗”的實踐要求,再掀“大干競跑、實干爭先”的干事熱潮。
立足“都市核心區”建設,勇當排頭兵。作為金華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西進發展的橋頭堡、金蘭同城的核心區、新質生產力發展主戰場的白龍橋鎮,我們將聚焦“穩進立”挑重擔,圍繞“創改開”勇作為,錨定“港廊鏈”強攻堅,緊盯“情實效”展形象,在推進“1483”發展戰略、“一帶七心”決策部署落地成景中,做示范、當表率。
立足“產城融合示范區”打造,勇當排頭兵。完善白龍橋、十二局、龍蟠、高橋、柵川區塊控規修編。圍繞新能源汽車摩托車關鍵零部件、現代五金兩大主導產業和新材料、生命健康、數字經濟三大新興產業,持續延鏈補鏈強鏈。加快萬里揚、今飛、錦凱、凱卓立等10個10億元以上項目建設,2024年計劃工業規上產值突破200億元,努力實現省級經濟開發區考核爭先進位。
立足“項目提速提質年”行動,勇當排頭兵。聚焦“八大會戰”,高速高效推進馬海地單元、洞溪單元城市更新,推進金衢快速路、熊貓豬豬二期、意諧南路、華龍南街南延、飛揚小鎮路網等項目政策處理,全年低效用地整治1000畝以上,出讓工業用地1000畝以上,為項目建設保駕護航。
立足“人民至上、民生至上”情懷,勇當排頭兵。全面加快浙師大數理醫學院、金華八中、浙江醫院金華分院、浙中文化創意中心、白沙灣公園等重點項目建設,加快優質公共服務資源集聚,提升婺城新區城市能級。堅持問題導向,進一步在安全生產、城鄉環境、社會治理等方面下功夫,打造人民群眾舒心、安心、暖心的白龍橋鎮發展環境。
對標對表,深謀實干,扎實推動婺城文藝高質量發展
婺城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沈根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近年來,義烏文聯在藝術鄉建、文藝精品創作、文藝品牌打造等方面成績斐然,如李祖村打造“國際創客村”的生動實踐,“藝術鄉建·與你鄉見”“曲動義烏藝述美好”“義烏節拍-鄉音音樂會”等文藝品牌知名度不斷打響。學習“義烏發展經驗”,不僅要學習義烏文聯工作、文藝工作的先進做法,更要學習義烏干部“無中生有,敢為人先”的拼搏精神。婺城區文聯將充分發揮文聯組織的“兩個優勢”,著力做好文聯系統三支隊伍建設,團結引領全區廣大文藝工作者擔當作為、砥礪奮進,扎實推動婺城文藝高質量發展。
以學促干,深化藝術鄉建工作。深化“藝術+創客”機制,引進文藝創客入駐鄉村,推進文聯系統、鄉鎮街道、村級組織、運營團隊、創客主體“五協同”藝創聯動,以藝術創新賦能創客經濟。探索“研學+”發展新模式,深挖地方特色資源,促進傳統藝術與未來鄉村建設融合發展。深化藝術鄉建的婺城巖頭模式及漢灶模式。
以學促干,加強主題文藝創作。堅持以出作品、出人才為導向,圍繞重大時間節點,聚焦紅色題材、現實題材、鄉村題材,加強對主題文藝創作的組織規劃,以文藝的形式講好婺城故事。完善文藝精品創作扶持獎勵機制,引導廣大文藝工作者開展主題文藝創作,積極備戰全省性、全國性重大展賽活動。常態化舉辦作品加工會、研討會、培訓會等,努力生產更多文藝精品。
以學促干,擦亮特色文藝品牌。做好黃賓虹藝術周后半篇文章,積極開展黃賓虹藝術學術研究相關活動。舉辦一系列有聲勢、有影響的文藝活動,持續擦亮“心寫婺城”“視覺婺城”“文藝走讀”“鄉村音樂會”等文藝品牌。擴大文藝交流“朋友圈”,不斷加強與兄弟文聯、藝術類高校、“國”字號“省”字號文藝單位的合作,推動各類文藝活動、展賽落戶婺城鄉村。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