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金華傳媒記者余美娜\本報記者曹靜怡)日前,在婺城區沙畈鄉店邊村林藥基地內,身穿漢服的小朋友在露營棚內制作香囊,另一邊的攀樹基地里,索道、攀樹等項目,也讓孩子們樂在其中。
店邊村黨支部書記張志成介紹,店邊村地處山區,村里產業單一,常住的多是老人,但是山林面積達6000余畝,非常適合發展生態經濟。2022年,總投資300多萬元的林藥基地落地店邊村。按照“公司+基地+村集體”模式,店邊村把土地整租給公司,由公司統一運營管理,擬建成集研學實踐、成品產銷、生態養生為一體的項目。項目的落地,為村里注入了新的發展活力。一方面,項目每年給村集體帶來穩定的租金收入,另一方面,也為村民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為發展生態產業,店邊村將園林植物文化引入觀光農業中,在一期65畝林藥基地基礎上,新建了露營、攀樹基地、山地滑車、植物迷宮等體驗項目。進一步展示沙畈鄉的生態美景。今年6月,這幾個項目也已經陸續對外開放。
近年來,婺城區堅持黨建引領促發展,將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鄉村建設水平、鄉村治理水平作為“三農”工作的重要抓手,認真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全力培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農村“美”的面貌不斷呈現,農民“富”的愿望不斷實現。
隨著天氣轉熱,金華山的山水優勢愈發明顯,婺城區羅店鎮的民宿產業持續升溫。在海拔600多米的鹿田村,三面環山、一面臨水的獨特地理優勢賦能鄉村旅游發展,民宿、農家樂已成為該村村民的重要收入來源。
“每年夏天都是我們這里的旅游旺季,基本天天都是客滿狀態。”村民朱瀟是鹿田村一家民宿經營者,幾年前,她從城里回村開起民宿。這些外出工作的青年回鄉,更為鄉村振興再添了一把火。每逢旺季,山上旅客絡繹不絕,村民們不僅將積累的經營經驗相互傳授,還會熱情地共享客源,大家一起踏實地走出一條強村富民的共贏之路。
據悉,該村帶動鹿女湖沿線民宿、農家樂、農戶增收,每戶年均可支配收入達15萬元,農戶收入最高達80萬元。2023年,全村新開民宿20家、餐館20家,帶動70余人實現家門口就業,人均就業增收5萬元,邁向人氣興旺、風貌優美、環境舒適、鄉旅促融的詩畫山水型康養未來鄉村。
鄉村火熱的體育之風,成為促進全民健身,發展文體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的新引擎。在竹馬鄉方下店村,短短四年多時間,浙江省第二屆女子門球賽、“花滿婺城”中國門球冠軍賽總決賽、第八屆“澳創杯”門球爭霸賽、第十六屆海霞門球賽、2023年全國青少年門球錦標賽等大型賽事接連落地并成功舉辦。
來觀看體育賽事的游客少則幾百人,多則上千人,巨大客流給村子帶來了全新的面貌。一方面,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之下,村民們主動加入籃球、舞蹈等運動風尚之中;另一方面,閑置的小學成了賽事服務點,種植的茶花銷路更廣,發展民宿的計劃也在逐步實現,“體育+”的文章越做越大。
農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農房改客房、農品成禮品……如今,婺城鄉村旅游的玩法愈加多樣,各村莊因地制宜、因時度勢,圍繞生態、產業、文化等全領域開發探索,獨辟蹊徑,打造獨特的優勢品牌,成為促進農村經濟增長、提高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