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見習記者 徐帆)“這里就是長山三村3號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終端,我們運用了‘AAO+消毒+人工濕地’的組合式處理工藝,通過‘公園化’設計建設,讓其與周圍自然環境有機融合。”近日,金華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推進會在婺城區召開,婺城區住建局工作人員趙彥杰向來自全市各地的參會人員介紹婺城農村污水治理的經驗做法。
當天,參會人員先后走進婺城區雅畈鎮吳畈村、汪家村,參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交流先進工作經驗。
近年來,婺城區錨定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強基增效”雙提標行動目標,狠抓項目落地,大干快上,以“高標準、嚴要求、勇爭先”要求推進各項工作,已連續4年獲評“浙江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優秀縣市區”稱號。
一方面,婺城區在全區范圍內開展精準排查工作,理順了生活污水基礎信息、完成了管網“體檢”、摸排了終端運行情況。截至目前,婺城區已形成完整的“全區受益農戶花名冊”,明確各行政村治理覆蓋率、各村農戶接戶率、各農戶“三水”接入情況、村內管控戶和經營戶具體信息。
另一方面,婺城區因地制宜開展農村污水治理項目建設,并將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提升改造與未來鄉村、精品村、秀美村、美麗宜居村等項目相結合,按照“水清、點綠、景美、無味”的農村污水處理八字方針,遵照“一端一策一方案”的科學治理理念,打造了一批可圈可點、宜教宜游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譬如,安地鎮巖頭村、白龍橋鎮天姆山村農污提升改造設計因地制宜,充分結合村容村貌,“口袋公園”式終端助力鄉村振興,通過村莊人居環境提升,實現美麗宜居、生態共富。截至目前,全區共有示范點24個。
為了讓治污設施發揮應有的作用,運維管理是關鍵。婺城區強化“五位一體”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體系,做到聯抓共管,并建立健全全套農污設施管理機制,確保運維管理有辦法,監管考核有依據,專項資金有保障,利用“E巡查”實現線上管理。此外,婺城區還設立2個運維片區,引入第三方專項服務,全方位提升運維團隊力量,建立長效的運維管理機制。
截至目前,婺城區已累計投入4億元,完成485個設施的提升改造,行政村覆蓋率達到99.56%,污水出水達標率94.55%,實現正常運維設施標準化運維全覆蓋。
接下來,婺城區將持續鞏固污水治理成果,謀劃探索農污治理新思路,全面創新治水新舉措,推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行穩致遠,繪就和美共富鄉村新畫卷。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