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騎著自行車賣假肢到發展成為年銷售超億元的民營企業,“德仁”的三十年是創新與責任并重的三十年,也是科技與人文關懷深度融合的三十年,是浙江民企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不斷轉型升級的縮影。
1
白手起家,浙商精神初顯
金華德仁康復輔具有限公司最早為金華市假肢廠,成立于1993年。企業的創始人兼法人蔣羅輝,是地道的金華人。出生于1969年的他從小就展現出了木工方面的天賦。踏入社會后,他到北方從事木工工作,七年時間,組建了專業的木工團隊。在多年技術一線的工作中,蔣羅輝認識了太多需要幫助的殘疾人。1993年,中國與德國合作引入了世界最先進的假肢技術,并準備培養中國第一批假肢技師,當時假肢行業在中國剛起步,蔣羅輝卻毅然關閉了北方的木工工廠前往北京。從零開始的他最終通過了德國專業老師的考核,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批假肢制作師。
隨后蔣羅輝回到家鄉,成立了金華當時唯一的假肢廠——“金華市假肢廠”。起初,很多人對這一行業完全陌生,蔣羅輝也只是技術人才并不懂市場運作。但十年如一日,他對每一個產品都認真負責制作,慢慢地,越來越多的殘疾人慕名而來,也有越來越多認同蔣羅輝“讓殘疾人獨立、自主、安全地生活”理念的人加入了企業。企業業務也從假肢,擴展到矯形器,再深耕于無障礙,逐步積累經驗,憑借著浙商“敢為人先”的創業精神,“德仁”打造屬于自己的康復名片。
2
產品是基礎,實用是關鍵
進入新發展階段,人民群眾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成為康復輔具產業快速發展的助推器。
“客戶覺得好用才是真的好用。”“德仁”的技術人員會根據客戶的具體情況量身定制假肢和矯形器,確保與客戶的身體完美契合。此外,還會根據客戶的身體狀況和適應能力進行細致的調試,提升舒適度和穩定性。
“德仁”副總洪波說,全面而系統的康復訓練對于假肢穿戴者來說至關重要,好的產品對他們的用戶而言才是第一步,只有配合專業的康復計劃,患者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假肢的功能。“這款仿生手,雖然非常智能,但用戶必須配合大量的手勢進行記憶訓練,才能恢復日常生活。”技術人員章喆邊說邊展示仿生手的使用方法。
在11層高的企業大樓里,設立了專業的康復訓練室,患者們不僅可以接受康復師專業、免費的指導,還能相互間鼓勵打氣。此外,與省內多家醫院合作提供康復技術解決方案,并派駐專門的臨床服務人員,隨時為患者提供專業的指導和服務。
工藝的“小創新”往往能解決“大煩惱”。根據長期的市場觀察和反饋用戶,企業不斷對產品進行創新,如升降灶臺、附有盲文和語音功能的電飯煲等一系列智能輔助器具的研發,為用戶提供了更加便捷和舒適的生活體驗。“看這一款,我們即將推向市場。”洪波介紹,有些佩戴假肢的用戶,因為假肢長時間與皮膚接觸產生摩擦等原因,會出現紅腫、潰爛等問題,于是技術人員進行研究后,在材料中加入了中藥材,提升了用戶的舒適度。下一步“德仁”還計劃在腔體內部安裝傳感器,用來提醒用戶及時清理腔體。
3
越是小眾賽道,越需要精益求精的專業性
“內卷時代,越要修煉內功,大浪淘沙后能活下來的都是好企業”。康復輔助器具是服務老年人、殘疾人等群體的民生產業,也是橫跨制作業、服務業的新興業態,然而這個賽道并不大眾,談及一直以來的產品創新和轉型升級,洪波坦言:“前20年,享受政策紅利能讓一部分企業活下去,而現在就算政府不給錢,我們也要干,也要主動去創新。越小眾越需要專業,這樣才不會被超越。”
面對新時代的機遇和挑戰,“德仁”不僅與德國奧托博克(OTTO BOCK)等國際知名企業建立了長期緊密的合作關系,還引進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康復理念。同時,企業加速推進智能制造,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不斷優化產品的設計和生產流程。如在足部矯形器方面,企業結合先進3D打印技術,通過掃描患者足底數據,定制出高度貼合、材質耐用的矯形鞋墊,有效改善患者的步態和行走姿勢。
2022年,企業也受邀參與制定國家腦癱兒童矯形鞋的行業新標準。
此外,“德仁”也認識到差異化在市場競爭中的重要性。不斷鼓勵用戶參與產品設計和生產過程是“德仁”差異化發展的重要路子。如企業研發的角度可調節式充氣醫療鞋等醫療輔助器具,可以根據患者與病癥個性化調節充氣系統,達到更好的輔助康復效果。跨界融合是差異化發展的另一條路子。企業找準側重點,多學科交融,發起了高校育人項目,現已與7家高校發起了合作,涉及生物力學、信息工程、康復學、材料學、藥學等領域。
4
扶弱愛弱,回饋社會
在長期與殘疾人打交道過程中,“德仁”深知他們生活不易,因此積極參與到助殘公益事業中。建立“殘健共融”聯盟,為殘疾人提供免費法律援助、心理咨詢等服務。“以殘助殘”,定期開展沙龍讓越來越多殘疾人重拾生活信心。開設共享輔具驛站,提供輪椅、拐杖和助行器等輔助器具的7天免費租借服務。積極捐款捐物,多年來累計捐贈款物金額達61.2萬余元。
三十而立,三十而已。洪波說:“我們希望通過科技的力量讓更多的殘疾人像正常人一樣享受生活。我們堅信科技能夠改變生活,也能改變命運。”下一個三十年,我們期待“德仁”為更多殘疾人帶來更加安全、自由和豐富多彩的生活。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