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盛琳虹)近日,在婺城區沙畈鄉青草村,多年不見蹤影的野生穿山甲不僅“露了臉”,還連續兩天“做客”村民家中,與村民友好“互動”。
村中的野生動物愛好者張偉忠作為發現者之一,還原了事情經過。7月9日晚12點,正在巡河的張偉忠忽然聽到村民驚呼:“快來!這里有穿山甲!”張偉忠快步上前,只見兩只野生穿山甲鱗片光潔,似乎是剛剛在河中洗過澡。看見來人,一只穿山甲慢悠悠地爬進了河邊草叢的深處,另一只卻大搖大擺地順著河邊的臺階一路“闖”進了村民家的院子里。聽說了穿山甲的消息,村中不少男女老少都趕了過來。沒想到“小家伙”并不怕人,在院中玩鬧了40多分鐘才施施然離去。
第二天,當村民們還沉浸在親眼見過穿山甲的激動與喜悅中時,“小家伙”又上門了。“它這次來的時候是晚上9點50分,又是在頭天來過的院子里,不過身上臟兮兮的,都是黃泥。”回憶起第二次“照面”,張偉忠的語氣里滿是親切。但面對“小家伙”的第二次來訪,村民們犯起了嘀咕:“它會不會是來求助的?它是不是身上有傷?我們該怎么幫助它?”關心之余,張偉忠和村民們將它安置在了籠子里,并趕忙聯系了婺城區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遺憾的是,在工作人員到來之前,聰明的“小家伙”將籠子頂開一條縫隙,悄悄離開了。
經過仔細辨認村民們拍攝的視頻和照片,金華市陸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工作人員王培判斷,這只接連兩天來訪的野生穿山甲重約4斤,是年齡約2歲的雄性亞成年體。視頻中,“小家伙”非常健壯、活潑好動,基本排除身上帶傷的可能,猜測其是下山喝水、覓食。
浙江師范大學教授、浙江省野生動物生物技術與保護利用重點實驗室主任鄭榮泉帶隊對野生穿山甲此次活動區域進行了探查:“我們發現,青草村整體位于山的向陽面,生態環境好,有大片的黃泥地,為野生穿山甲打洞、筑巢提供了優越的條件;同時,村莊里白蟻等蟻類多,大部分村民家中還養著蜜蜂,讓野生穿山甲有豐富的食物來源。綜合來看,這里非常適合野生穿山甲的生存和繁衍。”在采集了野生穿山甲遺留的糞便樣本之后,鄭榮泉團隊還在野生穿山甲可能經過的路段架設紅外相機,為進一步觀察和研究野生穿山甲做足準備。
“此次在青草村發現的是哺乳綱鱗甲目穿山甲科穿山甲屬中華穿山甲。野生穿山甲頻繁‘現身’村民家中,讓我們非常驚喜。可以由此認為,在近些年的努力下,婺城區野生穿山甲的生存環境得到了有效改善,野生穿山甲的數量有所增多。我們更高興的是,村民在發現野生穿山甲時,及時上報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全民野生動物保護意識的提升,將助力婺城區野生動物保護事業更好地發展。”婺城區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站長鄭衛軍說道,目前,婺城南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珍稀瀕危物種保護研究項目正在建設中,建成后,將為瀕危動物研究與保護提供更全面的數據支撐。
警方提醒:非法收購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制品,構成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獵捕、運輸、交易或制作加工、食用野生動物易引發傳染性疾病、危害公共安全。發現受傷、迷路或處于危險境地的野生動物或發現非法捕獵行為,都應立即報警并聯系專業的動物救助組織進行處理,公安部門將有案必查、違法必究。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