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山出好水,好水養好魚。近年來,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優質水資源,莘畈鄉把生態漁業作為重要特色產業,走出一條既有效保護水資源,又讓群眾穩定增收的好路子。
近日,記者來到莘畈鄉學嶺頭村的石斑魚養殖基地,這里群山環抱、綠樹蔥蘢,一排排標準化的養殖池內,一群群石斑魚正在清冽的泉水中暢游,充滿生機。據悉,學嶺頭村石斑魚養殖基地于今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建有生態養殖池51個,共養殖種魚8萬尾。
一大早,基地負責人金志平就忙著查看魚苗的孵化情況。“今天早上我們已經成功孵化了一批,這已經是第二批了。”金志平看著孵化出來的魚苗,滿臉驕傲地說。值得一提的是,學嶺頭村的石斑魚養殖基地和傳統的成品魚銷售模式不一樣,主要以銷售魚苗為主。
為何要將目標瞄準魚苗孵化產業?金志平告訴記者,良好的生長環境是石斑魚孵化的關鍵所在。“石斑魚對水質、水溫都有著嚴格的要求,我們莘畈本地的山泉水清澈無污染,而且水溫相較來說也低3-4度,特別適合石斑魚的孵化。”除此以外,相比于成品魚,孵化魚苗周期短效益高,孵化期平均一天可孵化魚苗70萬尾,不僅滿足了市場對優質魚苗的迫切需求,也提升了基地的經濟效益。
“我對我們魚苗的孵化質量是特別有信心的,經養殖后的魚體格壯、肉質嫩、味道鮮。”金志平表示,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基地在養殖技術、水質管理等方面都下足了功夫。同時,他們還積極引進先進的孵化設備和檢測技術,確保每一批魚苗的品質。優質的魚苗自然也受到了眾多客商的青睞。目前,學嶺頭村的石斑魚苗已遠銷江西、福建等地,且訂單量持續攀升。金志平透露:“我們的魚苗基本上都是提前預訂的。”
石斑魚產業的蓬勃發展,也為當地村民增收致富開辟了新途徑。“養殖基地的勞務用工都是我們當地的村民,這也為他們增添了一份收入保障。”莘畈鄉團委書記邢俊輝向記者介紹道。村民盛大爺對此深有體會,“以前我們村子里的人大多靠種地為生,收入有限。現在好了,石斑魚養殖基地建在家門口,我們也能在家門口找到工作。”
石斑魚產業的發展無疑是莘畈鄉助推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的一個生動縮影。今年以來,莘畈鄉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依托山水生態資源優勢,大力實施“一漁兩業”特色產業發展,充分挖掘特色漁業資源。截至目前,該基地已培育魚苗1000萬尾,年孵化量可達4000萬尾,預計每年可帶動村集體和村民增收20余萬元。
接下來,莘畈鄉也將繼續依托優質的自然資源和養殖優勢,積極培育“溪石斑魚”養殖全產業鏈,開展研學、休閑垂釣等農旅服務,推動山區特色農業多業態融合,實現石斑魚產業的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走出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綠色發展之路,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強動力。
(見習記者 洪珊)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