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許珂)日前,婺城區城中街道西市街商圈的某商鋪店主發現門口電動車亂擺放,影響行人和客流量,隨即拿出手機,點開“浙里辦”app里的“智慧商圈”平臺,將所要投訴舉報的現象編輯圖文上傳至該平臺并發送。消息發送后,區社會治理中心第一時間接收,對消息進行甄別后,馬上流轉給相關業務部門進行處理。業務部門收到后,立刻到現場處理妥當投訴件。從投訴到辦結,整個流程僅耗時27分鐘。這是婺城區實施“商圈監管一件事”以來,商圈治理能力大幅提升的集中體現。
據了解,“商圈監管一件事”是婺城區創新實施“商圈賦能提質一類事”的其中一環,該項目依托“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體系,目的就是推進平安商圈建設,進一步完善商圈治理體系,不斷提升商圈治理能力。
“商圈監管一件事”從2023年9月試運行以來,收效頗豐,也受到廣大商家的普遍好評,其功能之一就是做好對西市街商圈的實時數字監管,當好商圈運行的“顯微鏡”。通過設立消防安全、社會治安、生態環境、食品安全等N個商圈數字場景,對商圈客流量、環境噪音、空氣質量、消防等進行實時監測,并實時向公安、消防及其他部門提供人流承載異常、火警等多種預警,構建起全方位商圈安全體系。目前已接入消防煙感、燃氣體傳感、井蓋傳感和高空全景相機等智能設備200余套。
在做好商圈實時監管的同時,“商圈監管一件事”還要充當商圈管理的“檢查單”。截至目前,西市街商圈已有3453家大型商場酒店和沿街店鋪入駐智慧商圈平臺。各大小商戶要按照平臺上《商圈商戶自查清單》所羅列的4大類64項,開展自查,其中包括消防、安全出口,門前“五包”等,又按照隱患程度的不同,區分自查頻次,如安全出口的自查就要做到每日一查。自查后,商戶還要將自查結果在平臺上進行詳細反饋。綜合執法部門要對商戶自查的結果進行線上巡查,如發現有自查不到位的情況,就要對相關商戶進行線下入店檢查,通過這種“自查+聯查”的方式,合力消除商圈各類頑疾,推動執法監管“一次到位”。此外,商家也能將商圈內一些影響正常營業和市容市貌的不良現象通過智慧商圈平臺實時舉報投訴,通過數字化的智能流轉,相關業務部門將及時予以妥善處理。
據區執法局行政執法指揮中心副主任周小婷介紹,以往,商戶偶遇一些情況,往往不知道第一時間應該聯系哪個部門,致使時間耽擱,也不利于正常營業秩序的維持。“商圈監管一件事”的上線,讓商戶動動指尖就能解決遇到的問題,為其帶來了很大的便利。而“自查+聯查”的形式,不僅幫助商戶全方位開展隱患排查,將營業環境風險降到最低,也降低了執法部門執法擾企的頻次,在保證執法效率的同時,為商戶創造最優營商環境。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