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酷暑,中午戶外的溫度一度超過39度,一支身著藍色“戎裝”的救援隊沿著白沙溪畔巡邏。“從中午11點至晚上8點半,我們按照10分鐘一趟的頻率,在白沙溪第二堰至第三堰之間來回巡邏。”隊長徐宏亮告訴記者,夏天是救援隊最忙碌的時候,安全巡邏、應急救援、急救培訓等,“連軸轉”成常態。
徐宏亮是瑯琊鎮瑯琊徐村人。從小在白沙溪畔長大的他,深知溫順溪流的背后也潛藏著風險。特別是夏天,防溺水任務更加艱巨。多年前,他加入了紅十字救援隊,成了一名公益志愿者,并掌握了各種應急救援技能及急救知識,時刻做好應對突發情況的準備。
2021年8月,一個看似平凡的日子,徐宏亮帶著孩子到白沙溪邊游玩,忽然聽到水中有人喊救命。危急時刻,他拿起救生圈,一躍跳入水中。在奮力游向溺水者時,他發現溺水者往下沉,立即用腳去勾溺水者,把他拖出水面,帶回岸邊。上岸后,在等待120救護車到來的時間里,徐宏亮沒有絲毫猶豫,對溺水者進行急救,清理溺水者口腔,開展心肺復蘇,一秒鐘都不敢懈怠。“那個時候,什么也沒多想,就是想救人。”他回憶道,當時,特別感謝紅十字救援隊給予的專業培訓,在關鍵時刻起了作用。
2023年,徐宏亮發起并成立了藍盾救援隊。自此,公益志愿服務成為徐宏亮生活的一部分,他也逐漸習慣了急救員的角色。
今年7月4日,藍盾救援隊接群眾求助,一輛三輪車沖進白沙溪,所幸人員無大礙。徐宏亮帶領隊員潛入水中,幫群眾撈起了三輪車。“有沒想過,三輪車值不值得打撈?”面對記者的疑問,徐宏亮回答得沒有絲毫猶豫,“哪里有需要,我們就往哪里去。”
入夏以來,防溺水工作成為重中之重。為增強人民群眾的防溺水安全意識和自救自護能力,藍盾救援隊走進校園、課堂、鄉村,開展專業的應急救援培訓,詳細介紹心肺復蘇理論知識和基本流程,利用急救模擬人進行心臟按壓、清除異物、開放氣道、人工呼吸等心肺復蘇模擬救護,提高大家的自防自救能力。“溺水時,營救黃金時間只有4分鐘,沒有專業技能和知識,就會錯過搶救的機會。”徐宏亮說,通過培訓,希望更多人掌握急救技能,如果哪一天碰上了突發情況,也能第一時間派上用場。
酷暑里,每周末來瑯琊鎮白沙溪邊游玩的游客增多。藍盾救援隊隊員們又有了新任務,對游客進行防溺水宣講勸導。“防溺水安全重于泰山。我們多宣講一次,就能少一分危險隱患。”徐宏亮說。
截至目前,救援隊已有10余名隊員,都來自瑯琊徐村及周邊。“參與公益志愿服務無私、無薪、無假,體現了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是一種正能量的傳遞。”采訪結束時,徐宏亮又帶著隊員前往鎮里的殘疾人之家開展安全培訓,只留下了匆忙的背影。(記者 馬曉芬)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