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教育廳公布了第二批“一地一品牌、一校一特色”語言文字工作典型案例征集遴選結果。其中,婺城區兩所學校入選語言文字典型案例學校名單,分別是金華市紅湖路小學和金華市環城小學。
紅湖路小學:打造全國漢字校園
紅湖路小學是“全國漢字校園”,以校園文化建設為基石,充分利用漢字元素打造“校園十景”“校園內外墻”“班級內墻”等,一走進校園就能感受到濃厚的漢字文化氛圍。“每學年,我們學校會開展為期一周的漢字藝術節,活動形式精彩紛呈,讓師生們共享漢字盛宴。”紅湖路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王彩芳說。
除了校園文化建設,該校還注重打造漢字課堂。經過兩年的實踐研究,紅湖路小學語文教師鄭新啟帶領課題組,獨創了“二段三階六步”低段識字教學法,為學生后續語文學習打下了良好的識字基礎。其中,“二段”指每天安排午間讀報寫字課時間和語文課上的字經時間實施教學;“三階”指剛入學、識字量600以上、識字量1000以上三個階段;“六步”指跟讀、試讀、熟讀、誦讀、變讀、玩讀六步。
“老師送你一個‘明’字。淡泊而明志,寧靜而致遠,希望你在我們班集體的學習生活中能夠快樂幸福,在同學和班集體的影響下讓自己成為明亮的那道‘光’。”又一學期結束時,金華市紅湖路小學二(1)班學生邊楊洢收到班主任金霞別出心裁的期末評語。學校老師在期末評語中引入“說文解字”,將學生一個學期的表現精煉在一個漢字中,寄寓著老師對學生殷切的期望。
2021年起,該校還組織“個人年度漢字”評價活動,讓學生認真剖析、反思自己,選擇一個漢字來概括自己一年的表現,不僅提高孩子對漢字文化的認識,還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環城小學:戲劇特色多元文化
環城小學推出了以“藝術之光·溫暖人生”為核心的戲劇節,通過戲劇形式引導學生深入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從2016年至今,環城小學已成功舉辦四屆校園戲劇節,逐步將其打造成為學校獨具特色的品牌活動。
該校成立了由黨總支書記、校長領銜,教務處、德育處、后勤處、信息中心等多部門聯合組成的戲劇節組委會,負責活動的整體規劃、組織協調、資源調配及效果評估,形成了穩定的活動周期和完善的運行管理機制,確保每一屆戲劇節都能高質量完成。同時,學校聘請了多位知名戲劇專家、文化學者及資深教師作為顧問和指導老師,為劇本創作、角色塑造、舞臺表現等方面提供專業指導,確保戲劇作品的藝術性和教育性并重。
“金華,作為婺劇的發源地,擁有豐富的文化底蘊和藝術資源。我們深入挖掘婺劇這一地方戲曲的精髓,將其巧妙地融入戲劇創作與表演之中。此外,我們鼓勵學生自編自導自演,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團隊協作能力。”環城小學黨總支書記姚曉芳說。
據了解,學校師生將傳統婺劇元素與現代戲劇手法相結合,創作出一系列既具有地方特色又不失時代感的作品,如《穆桂英掛帥》《夢回古婺》等,展現了金華文化的獨特韻味和深厚底蘊。學校還通過開展婺劇進校園、柚子上畫婺劇臉譜等活動,讓學生近距離感受婺劇的魅力,學習其獨特的唱腔、身段和表演技巧。
此外,環城小學積極引入音樂、舞蹈、美術、信息技術等多學科元素,打破學科壁壘,促進藝術教育的綜合發展,讓戲劇節成為一個展示多元文化、激發創新思維的廣闊舞臺。
(記者 吳錚譽)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