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洪珊)眼下,婺城區乾西鄉2000余畝晚稻迎來豐收。在乾西鄉柵川村,農戶們搶抓農時,利用晴好天氣進行收割作業,田間地頭機器轟鳴,呈現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秋收畫卷。
記者來到收割現場,只見沉甸甸的稻穗隨風搖曳,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兩臺收割機正開足馬力來回穿梭于稻田間,割稻、脫粒、秸稈粉碎、裝車等環節一氣呵成。另一邊的乾西鄉農事服務中心,現代化糧食烘干機吞吐著金黃的稻谷。經過熱風循環、智能溫控等先進工藝處理后,一顆顆飽滿的稻粒便從另一端“吐”出。
“今天,我們正式進入了晚稻的收割與烘干作業,當前正在收割的是一百多畝的優質晚稻‘甬優1540’。”乾西鄉農事服務中心負責人于肖揚站在田埂上,熟練地指揮著機器。“從收割、烘干到打包,整個農業生產流程已經實現了自動化。”于肖揚告訴記者,這些先進機械的投入不僅為水稻收割按下了“加速鍵”,提升了收割效率,而且還通過精準作業和科學管理,為農戶的增產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據了解,乾西鄉農事服務中心于去年7月份正式建成,擁有先進的烘干設備和完善的服務體系,配置了20噸/批次谷物烘干機13臺、10只倉儲能力共1000噸的通風糧庫、大型輪式拖拉機2臺、旋耕機2臺、開溝槽機1臺、全喂入收割機2臺,、高速插秧機2臺、植保無人機1臺,可以滿足乾西鄉和周邊區域的農機社會化服務,全年可提供農機作業服務面積5萬畝次以上。
截至目前,該農事服務中心已累計為周邊農戶烘干稻谷、小麥5000余噸,提供10000畝次烘干服務,實實在在地解決了農戶們的糧食烘干難題。村民陳大爺對此深有感觸,“以前我們是‘看天曬糧’,糧食搶收后,水分太大無法直接出售,逢上陰雨天還會發霉長芽,賣不上好價錢。現在有了機器收割、烘干,再也不用擔心糧食放壞了。”
近年來,乾西鄉通過提升農業機械化和精細化管理水平以及發展優質水稻產業等一系列有力舉措,推動稻米產業蓬勃發展,使其成為當地一張亮麗的名片。接下來,乾西鄉將有序推進晚稻機械化收割,預計于本月底完成收割,總產量將超過兩百萬斤。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