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洪珊)“有了這兩張新添置的桌椅,我們散步時有一個舒適的角落可以坐下來聊天休息了。”近日,家住新獅街道胡大海弄的蔣阿姨難掩喜悅之情。
據了解,胡大海弄是新獅街道柳湖花園社區轄區內的一處居民樓,在之前小巷“微會議”上,不少居民向網格員反映缺少休息設施。社區將其納入到“微訴求”清單,由在職黨員認領,在較短時間內妥善解決了這一問題。社區不僅增設了兩張嶄新的桌椅,供居民們使用,而且對周邊的地面進行了鋪裝整改,使環境更加整潔美觀。
這一成功案例是婺城區深化清廉社區集群建設的一個生動縮影。今年來,婺城區紀委、婺城區委社會工作部以清廉社區建設為抓手,聚焦“共建共融共享”,選取具有擁軍優屬特色、基層治理效果突出、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8個社區共建共創,按照“社區+特色+類型”形式,實施“善治齊家”“文以治家”“忠厚傳家”三類示范引領,開展清廉社區聯點聯建,打造“清合有和”社區示范集群,持續激發社區治理效能,發揮典型示范疊加效應,進一步提升清廉社區品牌塑造力、影響力,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
翻開柳湖花園社區的“微訴求”記錄冊,一個個項目、一筆筆資金、一件件事務記錄得清清楚楚,其中也包括蔣阿姨曾提出的需求。“我們社區規模大、安置房多、治理任務重。”據柳湖花園社區黨委書記陳琦介紹,為了能更好了解居民訴求,從2022年底開始,柳湖花園在紅色微網格基層治理體系建設基礎上,積極探索形成“三微三步”工作法。
“隨著一個個微心愿的實現,我們改造提升了社區門衛室、增添了新的健身設備、在樓梯上增添了扶手……居民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提升。”陳琦笑著說。截至目前,柳湖花園社區通過“三微三步”工作法,落實“微項目”15個,解決居民訴求300余件,為居民群眾提供各類優質服務30余項,社區也先后獲得“省級民主法治示范社區”“全市清廉建設成績突出單位”“婺城區基層清廉建設示范單位”等榮譽稱號。
“目前我們梳理出了較為典型、成效明顯的10個清廉社區建設工作方法,總結出一套清廉社區治理經驗集,在全區進行推廣。”區委社會工作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除了柳湖花園社區的“三微三步”法,還有楊思嶺社區的“小板凳議事”工作法、金奧社區的積分激勵工作法、明月樓社區的“三查四談一審核”網格員選配工作法、八詠樓社區的“十二分制”工作法等等。
目前,婺城區已建成市級成績突出單位清廉社區3個、區級成績突出單位清廉社區7個、標準型清廉社區55個,明年底,力求全區標準型清廉村居覆蓋率達90%以上。接下來,婺城區將緊緊圍繞清廉社區“六清”要求,提高隊伍管理、社區服務、陽光監督“三項”能力,探索清廉社區建設新體系、新環境、新模式、新格局、新理念“五新”路徑,深化清廉社區運營模式,持續激發社區治理效能,輻射帶動全區清廉村居建設工作。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