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民日報海外版》刊發《百歲蔣風:童心猶在人未老》一文,講述了蔣風開拓百年中國兒童文學史背后的故事,以及他的百年風雨人生。
蔣風,婺城人。作為兒童文學理論家,他是中國首位國際格林獎獲得者,也是中國兒童文學界的先行者之一。中國兒童文學從起步到快速發展,再到走向國外,幾乎每個階段都有他的身影。
安徒生說過,兒童文學的路是“光榮而充滿荊棘的路”。這條路,蔣風走了七十多年,一路披荊斬棘。如今,他已百歲高齡,卻依然沒有停下腳步。他始終心系兒童文學發展,希望在有生之年,再多做一些與兒童文學有關的事情,讓更多人參與到兒童文學中來。
從蔣風身上,我們看到了生命不息、求索不止的學者風范,開拓引領、廣納學員的師者情懷。這些人文精神,穿越時間的長河,啟迪著當下。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們要致敬百歲蔣風。不僅因為他在如此高齡仍在讀書、思考、寫作,還在于無論道路多么窄小、崎嶇、險峻,他始終執著地追求著兒童文學的夢想,擇一事終一生。對每一個人來說,擇一事是心態與信仰,終一生是責任與堅守。這種堅定與堅韌,對后輩尤其有榜樣作用。
一生擇一事。1947年夏天,蔣風在《申報》上看到一條關于3個少年受荒誕神怪讀物影響的報道,十分震驚。他深感兒童文學對塑造青少年心靈和人格的重要性,下定決心要走兒童文學道路。彼時,兒童文學是一門相對年輕的學科,普遍不受重視。但他始終認定,經典的兒童文學作品,那種文字的溫暖、思想的深邃、情感的滲透力、故事的張力是能直抵心靈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可以啟迪人生。走在“光榮荊棘”路上,他在全國高校中第一個建立兒童文學研究機構,在全國高校中第一個招收兒童文學碩士研究生,出版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本系統的兒童文學專著,編著出版第一部中國兒童文學史……拓荒開路、孜孜不倦,甘當兒童文學這支隊伍的“馬前卒”。
一事終一生。兒童文學之于蔣風,是其一生的事業。他用一生的時間做好一件事,以初心守童心,以匠心致耕耘,為中國兒童文學追上時代步伐作出不懈努力。從“三尺講臺”轉移下來,離休后的蔣風每天在書房上班,研究創作、筆耕不輟。為了讓更多熱愛兒童文學的人來參與兒童文學的研究工作,他創辦“非學歷兒童文學研究生”講習班,不限學歷,免費招生。經過三十年來耕耘,講習班總共招收了1000多名學生,涌現了著名童話作家湯湯等一大批出類拔萃的兒童文學作家,把兒童文學研究推向民間。
七十多年,躬耕于兒童文學領域。從拓荒到引領,點燃星星之火,開辟明天之路。百年風雨,不是誰都經得起吹打。一場兒童文學的守候,從青春到白發,始終巋然不動,只因心有所向,不忘初心。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