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吳錚譽)“以前露營基地門口是碎石路,坑坑洼洼的,現在改成水泥路以后路面干凈平整多了。不僅改善環境,還大大方便沿線車輛以及周邊村民出行,讓我們也吃上了‘旅游飯’。”說起邵村——青溏灣路段改建帶來的變化,青溏灣露營基地主理人徐丹深有體會。
“要想富、先修路,我們準備借助改建公路的東風,在周邊開發采摘園、小火車、垂釣等項目,帶動更多農戶走向致富路。”長山鄉邵村黨支部書記唐放勛對鄉村的未來發展滿懷期待。
據了解,邵村——青溏灣路段改建工作于今年3月啟動,7月完工,道路路面寬度5米,路基寬度6米,路線全長0.54km,起點與邵村南側村中自建瀝青道路相接,向東行進至青溏灣露營基地后沿清塘灣向北延伸,終點接于C604石邵線——邵村水泥道路,并增設標志、標線、道口標柱、減速帶、護欄等交通安全設施。
這得益于婺城區交通局落實的省級民生實事——新(改)建農村公路。與邵村——青溏灣路段一樣,今年,區交通局積極推進完成新周家——許里、武坪殿——越龍山、李益塘——東子馬壟等9條農村公路的新(改)建工作,合計9.537公里,總投資2622萬元。目前,項目均已完成項目驗收工作。
前期,區交通局制定婺城區農村公路路網完善工程管理辦法,收集全區各鄉鎮(街鎮)申報的路網完善工程計劃,并進行實地勘查認定。根據“輕重緩急、適當平衡、積極優先”的原則,結合路基完成達標情況,確定工程建設項目,及時下達全區路網完善工程實施預計劃,旨在打通斷頭路和重要公路連接線。
“為確保工程順利進行,每條路我們會進行至少10次的實地勘查和現場協調,并在項目結束后及時申請專項資金,通過報計劃、定線路、強管理、嚴監督,認真做好農村公路路網完善工作。”區交通局下屬公運中心工程科科長宗匯豐說。
打造高品質交通路網,對改善區域交通條件、促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如今,婺城大地上,一條條新(改)建的農村公路如同一道道絢麗的風景線,將鄉村與城市緊密連接在一起,已然成為“連心路”“致富路”。
交通民生實事持續“上新”,群眾幸福也持續“加碼”。今年以來,婺城區發改局全力推進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智慧、便捷、安全的充電基礎設施網絡,為居民的綠色出行“賦能續航”。目前,婺城區共建成充電樁站點37個,新增新能源汽車公共充電樁490個,包含鄉村新建公共充電樁288個,城市新建公共充電樁202個。
下一步,婺城區將持續推動農村公路高質量發展,加強公路沿線服務設施建設,持續增進民生福祉,讓每一條公路既有“顏值”又有“溫度”,為群眾鋪就“家門口”的幸福路。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