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胡敏霞)“王阿姨,你好,這是我們新加入的微網格員張莉,以后你有事情可以聯系她……”日前,在婺城區城中街道西市街社區的網格員隊伍中多了一名新人張莉,網格員季越穎帶她在轄區內做安全檢查、入戶調查,碰到熟悉的居民就會如此介紹。一晚上下來,張莉對網格里的情況也有了基本了解。
張莉是轄區內快遞小哥楊海森的妻子,夫妻倆都是外地人,為工作方便,楊海森在公司附近租了個房子,在金華落下腳。白天,楊海森忙著送快遞,張莉則在家附近做兼職,照顧家庭。不久前,在社區鼓勵下,張莉報名當起社區的微網格員。“社區對我老公他們很關心,我能為社區做點事情也挺開心的。”張莉說。
西市街商圈是金華的核心商圈,商戶多、流量高、外賣訂單量大,新就業群體集聚。為更好地服務新就業群體,西市街社區通過鏈接轄區友好商家10家,在轄區設立暖“新”驛站15家,免費為新就業群體提供飲用水、臨時休息、便民醫藥、手機充電等愛心服務,打造新就業群體“15分鐘服務圈”。與此同時,該社區還對像楊海森這樣的新就業群體提供了一系列暖心服務:夏天開展送清涼活動和愛心托管服務,在“717騎士節”開展關心關愛活動,聯合黨員志愿者開展微心愿認領活動,組織一線職工開展一日游療休養活動等。冬天來了,又開展冬日送溫暖活動。
一項項暖心服務,讓新就業群體感受到金華這座城市的溫暖。慢慢地,在社區的鼓勵下,也有一些熱心的新就業群體及家屬自愿加入社區治理工作,張莉就是其中一員。快遞小哥余金燃則當起義務送菜員,為轄區高齡老人陳大爺送菜。還有不少快遞小哥、外賣員則當起反詐宣傳員、文明勸導員等,實現一場關愛與付出之間的雙向奔赴。
西市街社區只是城中街道以黨建賦能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城中街道地處江北中心地段,近年來持續強化黨建引領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工作,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路徑,挖掘整合轄內單位黨組織資源,組織黨員干部開展“冬送溫暖、夏送清涼”等系列志愿服務活動,解決他們的急難愁盼問題。該街道還整合黨群服務中心(站)、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陣地,建成多個新就業群體愛心驛站,提供飲水、熱飯、充電、休息、閱讀等基本服務和法律援助、矛盾調解等專業服務,打造為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遮風擋雨的“落腳點”和蓄力賦能的“充電站”。
通過實實在在的舉措引領新業態新就業群體與城市雙向奔赴。越來越多的新就業群體成了社區的治安協調員、文明宣傳員、扶老助困員、和諧促進員、社區信息員,變身基層治理的流動“哨兵”和移動“探頭”。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