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劉琳婕)“帶徒弟要用心、用情,更要用行動。”日前,在浙江八達儀表有限公司的研發中心,張輝虎與記者分享自己對“師徒傳承”的深刻感悟。今年44歲的他,在電子式電能表設計開發領域深耕多年,憑借精湛的專業技術打造出諸多亮眼成果。而如今,他更是以“用心、用情、用行動”的帶徒理念,接過傳承的接力棒,為公司源源不斷地培育出一批又一批出類拔萃的年輕人才。
為積極響應區總工會“青藍計劃”,帶好5名徒弟,張輝虎為他們精心組織,合理安排,做好技能培訓。每天下午,他只要在公司,都會專門抽出時間為大家進行培訓,耐心解答他們在學習和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有一次,徒弟占偉星在某省電網公司的樣表送檢過程中發現,現有的方案無法滿足客戶的技術要求。但此時,留給他們的準備時間只剩下短短一天。“問題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多種多樣的,要去偽存真。”張輝虎說。2個小時內,張輝虎帶著徒弟分析原理圖紙,各自發表對問題的分析觀點,找到真正的核心原因,最終解決了問題。
3年來,他立足工作實際,深入淺出地開展理論講解,結合實際案例探討分析,分享具體操作的實操感悟,讓徒弟們得到了快速成長,換來了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碩果。
張輝虎對員工的要求非常嚴格,但同時也注重與他們的情感交流。他將徒弟們分成三層,自己作為總負責人,帶領著下面的大徒弟們,再由大徒弟去指導小徒弟,通過這種分層教學的方式,既解決了自己精力有限的問題,又讓每一位員工都有了明確的歸屬和學習方向。
他常說:“學習就像蜘蛛織網一樣,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才能織出一張完整的網。”在張輝虎的培養下,研發中心有5人取得工匠稱號,實現了從區級工匠到市級工匠、再到省級浙江工匠的全覆蓋;有5名員工取得高級技師技能等級,2名員工取得高級工程師職稱。這些優秀的年輕人才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著重要作用,為公司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張輝虎的師徒結對成效只是婺城區“青藍計劃”名師帶徒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婺城區總工會面向各類企事業單位,常態化開展“青藍計劃”名師帶徒活動,建立“1+x”師徒幫帶機制,采取“思想上引、工作中帶、實際中練”的方式,集中開展師徒結對儀式,解決年輕職工參加工作時間短、業務不熟、技術不專等突出問題,推動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青藍計劃’是工會的一項常規工作,也是年輕職工技能得以提升的重要舉措,更是一份精神的薪火相傳。”婺城區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朱菊香表示,“如果徒弟晉升技師或高級技師,師傅將獲得對應獎勵。”在2024年度婺城區“青藍計劃”名師帶徒計劃中,浙江工匠張輝虎三名徒弟晉升高級技師,獲得獎勵15000元;浙江工匠廖江濼兩名徒弟晉升高級技師,獲得獎勵10000元;八婺金匠盧超芳一名徒弟晉升技師,獲得獎勵1000元;婺城工匠張勇偉一名徒弟晉升技師,獲得獎勵1000元。截至目前,婺城區“青藍計劃”師徒結對300余對,其中已有100多名學徒“出師”。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