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春節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項目,至此,中國已有44個項目被列入該名錄(名冊),總數位居世界第一。隨著春節的日益臨近,2025年的春節將是第一個非遺春節,讓人倍感振奮。
非遺里的年味是厚重的文化傳承。春節是中華文化中最古老的節日,是內涵最豐富、影響最廣泛的非遺,經歷幾千年的傳承、演變,形成了跨越時空、歷久彌新的春節禮俗,承載著厚重的歷史底蘊和民俗風情。在這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里,人們放下一年的忙碌,闔家團圓,共同展望新一年的生活。除夕守歲、分發壓歲錢、舞龍舞獅……春節的各種習俗和活動,無不透露出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美好期盼。在婺城,非遺盤扣傳承人唐笑梅設計了“古婺迎春巳巳如意”蛇年主題盤扣。她通過與節日的結合展示非遺項目,讓更多人走進非遺、了解非遺,共同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非遺里的年味是美好的文化體驗。巳巳如意“非遺年”,生生不息“中國紅”。非遺“活”起來,年味“濃”起來,春節“火”起來。春節臨近,在婺城各大商圈和廣場,一場場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新年活動精彩上演。市民朋友攜家帶口,紛紛前來品味年俗、選購年貨,提前沉浸在濃厚的年味之中。品嘗新鮮制作的凍米糖,欣賞精彩絕倫的非遺表演,再順手挑選幾件寓意吉祥的新春飾品……紅紅火火過大年的喜慶氛圍,帶給人們更多、更新的幸福體驗和美好憧憬。作為首個非遺春節,打卡非遺體驗活動更是成為了人們的過年新時尚。
非遺里的年味是堅定的文化自信。春節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春節喜慶祥和,代表著祝福和溫暖,寄托了中國人的人倫情感、家國情懷,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與人和睦相處的價值理念,承載著家庭和睦、社會包容、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全人類共同價值。據統計,全世界有近20個國家將農歷新年定為法定節假日。每逢春節前后,全世界華人都會圍繞著辭舊迎新、祈福納祥、團圓和諧的主題歡慶這一佳節。春節所傳遞的和諧、團圓、喜慶等價值觀,得到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認同與喜愛,成為促進中外文化交流與融合的重要橋梁。
當然,春節申遺成功,既是榮耀,更是鞭策。非遺春節追求和合共生,承載中華文化自信豪邁地走向世界。讓世界共享“中國年”,仍需深入挖掘春節文化內涵,讓世界更多地了解中華魅力。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