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耕暮耘履職路,春華秋實又一年。
翻開婺城區政協2024年履職答卷,一次次調研視察、一場場協商議政、一件件提案督辦、一條條社情民意信息……奮斗是不變的注腳,實干、有為、擔當,是全年工作的最美底色。
2024年,婺城區政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中共金華市婺城區委的堅強領導和金華市政協的有力指導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省市區委全會精神,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持續推動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和考察調研金華重要指示精神落地見效,高質量完成年初確定的各項任務,為婺城建設更高能級現代化都市核心區作出積極貢獻。
堅持黨建引領凝心聚力有廣度
婺城區政協堅定不移堅持黨對政協工作的全面領導,始終堅持“第一議題”制度,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定不移在中共金華市婺城區委的領導下謀劃開展政協工作,確保政協工作始終與區委思想同心、目標同向、行動同步。
過去一年,婺城區政協組織開展理論學習、委員讀書沙龍等77次。抓實黨紀學習教育,到浙中廉潔法治教育基地開展警示教育活動,赴義烏開展循跡溯源現場教學,敦促廣大委員把紀律規矩銘記于心、落實于行。
為推動學習深化內化轉化,婺城區政協加強理論研究和宣傳闡釋,向上級政協報送理論文章29篇,其中《加強人民政協聯系群眾機制建設的邏輯、實證與思考》一文,收錄于省政協理論研究論文集。
“要依托‘五聯五共’黨建聯建機制,加強區域間的資源整合和協同發展,變‘單體獨奏’為‘整體合唱’。”“要加強文化挖掘和傳承,打造具有白沙特色的文化品牌,提升文旅產業附加值。”……2024年12月上旬,婺城區政協組織4個鄉鎮的政協委員履職小組,聚焦深入挖掘白沙溪流域的文化旅游資源,開展黨建聯建活動。活動中,委員們邊走邊看、邊記邊議,積極建言獻策,推動沿線鄉鎮文化、產業、生態等融合發展。
組織政協委員開展調研視察,為城市發展賦能、市民幸福加碼;以“四維促學”即體系促學、培訓促學、情景促學與實踐促學,讓黨員教育學在經常、抓在平常、做到日常……過去一年,婺城區政協持續鞏固政協黨建“1448”工作體系,深化“同心向黨·領婺奮進”黨建品牌建設,構建全鏈條、全過程的黨建責任落實體系,形成了以黨建強政治、帶隊伍、促履職、增團結的良好局面。
在黨建引領下,婺城區政協堅持畫好“同心圓”,擴大“朋友圈”。密切與黨外知識分子、少數民族人士、宗教界人士、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溝通交流,組織委員開展優化營商環境交流座談、赴金華經濟技術開發區視察等活動;舉辦主題書畫展、文藝匯演、老中青政協委員座談會等慶祝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系列活動;圓滿承辦全省港澳臺僑現場會;結合中馬建交50周年,開展婺城和馬來西亞麻坡線上、線下系列活動等,展示了活力迸發的政協形象。
圍繞中心工作服務助推有力度
“政協調研工作細致且富有成效,委員講問題直言不諱、提對策言之有物。”2024年6月,婺城區委書記高峰走進婺城區政協“聚力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加快推動共同富裕步伐”專題協商會現場,委員們圍繞大力推進下山安居創富、鄉村產業發展、村集體經濟發展、區域公共品牌等積極建言。高峰給予充分肯定,并鼓勵廣大政協委員要一如既往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多建睿智之言、多扛監督之責、多聚發展之力。
2024年9月,婺城區政協圍繞營商環境優化提升,與區政府聯合舉辦政銀企座談會。會上,委員們聚焦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三產融合等精準建言。相關部門形成工作合力、落實解決問題。金融機構代表介紹惠企金融政策,并就企業遇到的融資難題進行一對一解答回應,現場促成6700萬元授信抵押貸款。
……
向中心聚焦、為大局出力,中心工作推進到哪里,政協履職就跟進到哪里。
(下轉4版) (上接1版)
2024年,婺城區政協緊扣黨政所需、發展所急、政協所能,主動謀劃、傾力服務、協力成事,提出事關婺城當前和長遠發展的對策建議,讓“金點子”變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
聚焦“產業鏈”開展協商,提出6方面35條意見建議,促成“企有呼、婺必應”企業綜合服務系列制度出臺。圍繞實體經濟深入調研,形成《“鏈”接未來推動婺城實體經濟做大做強》調研報告,所提建議得到相關部門采納。緊扣商貿能級提升,有關建議在制定《服務業領軍企業認定管理辦法》時得到充分吸收。主席會議成員深入一線開展“四大雙千”活動,走訪聯系企業336家(次),協調解決人才招引、用地難等問題76個。
緊扣科創廊道建設,聚焦平臺搭建、人才培養等深入調研,開展“發揮教育人才優勢做實浙中科創走廊平臺”專題協商,助推師大創新城提質攻堅。圍繞港產城融合、構建現代物流體系等深入協商,助推婺城港羅洋作業區內河航線拓展、業務擴大,推動區現代物流協會成立。圍繞浙中綜合交通港建設、高品質現代都市建設、單村供水提升改造、農旅融合項目建設、文旅產業帶發展、亞運硬件設施后半篇文章等,開展視察監督,促進城市能級提升。
緊扣基層社會治理,圍繞深化“三源治理”開展協商,就健全非警務協同處置機制、構建信訪工作新格局、推進“訴源治理”改革等提出6方面21條意見建議,促進重構訴前調解監督考核體系優化。常委會議專題聽取“兩院”工作情況通報,為建設平安婺城、法治婺城建言獻策。主席會議成員帶頭,干在“應急使命·2024”防汛防臺風演習、矛盾糾紛化解等重點工作一線,為基層治理作出政協貢獻。通過開展基層應急消防工作情況監督、參加法院聽證會及檢察院主題開放日活動、擔任市區兩級法治監督員等,推動政協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守正創新協商議政有亮度
一年里,開拓新思路,開辟新路徑,創新在婺城區政協蔚然成風。
平臺建設持續推進。婺城區政協完善民生議事堂創優進位工作辦法,推動民生議事堂提檔升級。26家民生議事堂開展夜市經濟復蘇、居家養老水平提升等專題協商議事活動106場,服務群眾4400余人次。其中白龍橋民生議事堂聚焦“一老一小”履職做法被“浙江政協同心苑”、國際在線報道,呈現出“協”在基層、“商”在一線的良好局面。深化委員會客廳建設,“一廳一品”影響力持續擴大。婺商司法服務委員會客廳圍繞營商環境,持續開展“法眼”解題破題系列活動,成為營商環境建設的“助跑者”。新生代雙創委員會客廳開展中俄跨境電商合作研討,建成野莓聯合運營中心,幫助開設店鋪237家,助力婺城對俄貿易較大增長。
“這邊是‘婺城拾珍’農產品展示區,有金華兩頭烏豬肉、奶牛乳品、無抗鴨蛋、佛柚飲料、高山蔬菜……各具特色、風味絕佳。”2024年7月19日晚,在“八婺同心·助農共富”政協在行動——“婺城拾珍”品牌展銷推介活動現場,來自農業農村界別的委員們忙著向市民介紹“婺城拾珍”農產品,他們或拿著產品進行展示,或讓客人進行品嘗,為“婺城拾珍”品牌代言和展銷,助力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界別活動是政協組織和政協委員履職為民的生動實踐,不僅能提升居民幸福感、獲得感,還能增強政協委員的歸屬感、責任感。過去一年,婺城區政協創新“12345”工作法,出臺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定期聽取界別活動組匯報等制度。重新組建11個界別型委員工作室,利用微信公眾號、“委員履職日”等載體,搭建委員與群眾的“連心橋”。構建工作推進鏈條,以“責任清單”為聯系服務界別群眾提供“路徑指引”。界別活動組心系“萬家燈火”,為群眾提供農產品銷售、合法權益維護等服務68次。相關活動被《人民政協報》、學習強國等報道,界別工作在全市政協工作例會上作典型交流。
同時,婺城區政協聚焦群眾所需所盼,發揮“民情一點通”、社情民意“直通車”等線上渠道作用,廣泛收集民情民意407件,上報社情民意221篇,推動一批涉及交通、教育、醫療、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民生問題得到解決。
篤行不怠勤履職,再接再厲續華章。新的一年,婺城區政協將以“改革攻堅突破年”“項目量質躍升年”為主抓手,以“四攻堅四提升”八大行動為具體路徑,緊扣團結民主兩大主題,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更好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助力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為奮力推動高能級現代化都市核心區建設提速成勢貢獻更多政協力量。(記者 邱琪)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