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張苑)前不久,婺城非遺傳承人、糖古“婺式傳統糕點”第三代傳承人徐家興在視頻號“糕點小王子”的直播間,帶來一款創意十足的非遺美食——“百荷尋味”卡通手工元宵。這款元宵搭配胡蘿卜、甜菜根、仙人掌果、蝶豆花等植物原料,以蔬菜汁為面團著色,色彩斑斕,不僅好吃,還極具觀賞性。這正是這個元宵佳節里婺城非遺傳承人徐家興、汪麗娟兩人創意碰撞出的火花。
汪麗娟介紹道,這款湯圓一盒共有12枚,每枚都設計了不同的形象,不僅有卡通造型,還融入了“平平安安”“事事如意”“年年有余”等傳統寓意元素。設計這款產品的初衷就是不僅能吃得健康,還能傳遞美好的寓意。此外,這款糕點還專門申請了外觀專利且已獲批。汪麗娟說,在傳承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在于既要成功復制傳統味道,又要不斷創新。相比之下,老一輩人制作的湯圓僅適合當天食用,冷藏后就會開裂,難以滿足快遞運輸的要求。創新湯圓則要確保湯圓快遞到客戶手中時,每一個都能保持完好,即使復蒸后仍能保持原來的顏色,花型完整無缺。
近年來,婺城非遺傳承進入了一個新老交替階段。越來越多的年輕面孔出現在婺城的非遺傳承與發展隊伍中,他們以創新的思維和獨特的視角,為古老的非遺注入了新的活力。徐家興和汪麗娟的“百荷尋味”元宵就是一個生動的例證。他們將傳統婺式糕點制作技藝與現代創意相結合,打造出既符合現代審美又保留傳統風味的非遺美食,讓非遺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魅力。
除了徐家興、汪麗娟,還有許多青年傳承人在非遺領域默默耕耘,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著非遺的魅力。公盛醬油繼承人徐耀劍從小在醬油廠長大,見證了公盛醬油的發展歷程。他從兩年前開始專心學習醬油傳統釀造技藝,堅守初心,致力于傳承這份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他看來,在商品經濟高度發達的今天,同質化競爭充斥整個市場,許多商品應有的個性特征在鋪天蓋地的廣告喧囂聲中被淹沒!拔以诟赣H學做醬油的過程中始終堅持傳統古法釀造技藝,保留了兒時記憶中的那一份純真與美味。相比于工業化生產的醬油,盡管古法醬油制作周期長,釀造成本高,但古法醬油采用純天然的原料和傳統的釀造方法,不添加任何化學成分,因此更加天然健康。”徐耀劍說,如今,食品安全問題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傳統古法醬油以其綠色、健康的特點,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隨著人們對傳統文化和綠色生活方式的重視,傳統非遺古法醬油必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人品嘗到這份來自金華的傳統美味,并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非遺傳承的隊伍。
金華市小老黃食品有限公司的新一代負責人黃泳赫則在金華酥餅的傳承與創新上做出了自己的嘗試。他通過改變口味和復烤方式,將金華酥餅打造成代餐或零食,以年輕人喜歡的方式推廣這張金華的金名片。他將傳統工藝與現代科學規范化、數據化相結合,賦予酥餅新的活力,讓非遺在新時代中煥發出新的光彩。
在婺城,當青年遇見非遺,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熱情,為古老的非遺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他們不僅傳承了非遺技藝,更通過創新讓非遺走進現代生活,讓更多人感受到非遺的魅力。在他們的努力下,婺城非遺正在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