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時節,走進婺城區瑯琊鎮徐聯村的暖田基地,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整齊劃一的農田里,綠油油的蔬菜長勢喜人,現代化的溫室大棚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村民們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間,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作為婺城區鄉村振興的重點項目,暖田基地不僅成為當地農業現代化的標桿,也成為帶動農民增收、推動鄉村發展的新引擎。
金華市暖田農業有限公司自2013年成立以來,便以創新的“有機種植+生鮮宅配”模式,在農業領域開辟出一片新天地。憑借跨界引流、線下活動等多元運營策略,如今已積累會員超1000人,年產值突破1000萬元。暖田基地占地約180畝,其中120畝通過有機認證,是瑯琊鎮近年來精心培育的農業產業化明珠。基地秉持“科技+農業”的核心理念,將智能灌溉系統、無人機植保、物聯網監測等前沿科技融入農業生產,實現了從田間到餐桌的精細化管控。
在暖田基地,綠色發展理念如同一顆顆生命力旺盛的種子,深深扎根于每一寸土地。踏入基地,映入眼簾的不僅有品類豐富的有機蔬菜,還有特色的金華兩頭烏養殖以及土雞養殖區域。這里采用生態循環農業模式,巧妙地將廢棄物轉化為珍貴資源。農作物秸稈、畜禽糞不再是令人頭疼的垃圾,而是搖身一變,成為了滋養土地的優質有機肥料。多余的有機蔬菜則成為豬、雞的健康口糧,這種循環模式,既降低了環境污染,又為土壤源源不斷地注入養分。
暖田基地廠長嚴靜柏介紹,基地的每一個大棚都是一座精心打造的“綠色堡壘”。大棚配備了細密的紗門,有效阻擋害蟲入侵;捕蟲器和粘蟲板嚴陣以待,時刻準備“捕獲”害蟲;人工除草除蟲工作也有序開展,多種手段緊密配合,大大減少了病蟲害的侵擾。在整個種植過程中,基地嚴格遵守綠色準則,堅決不使用化肥和農藥,用實際行動嚴守綠色防線。同時,基地與多家農業科研機構緊密合作,引入優質蔬菜品種與生態種植技術,不僅提升了產量,更確保了每一棵蔬菜的綠色、健康、安全。
目前,基地擁有60多個有機蔬菜種植大棚,種植著20多個品種的蔬菜。“有機蔬菜雖比普通蔬菜價格高出2至3倍,但市場需求依舊旺盛,尤其是在上海、杭州等地。僅今天早上,我們就向上海運送了1000多斤蔬菜。”嚴靜柏說。在這里,每一棵蔬菜都擁有專屬“身份證”,通過掃碼即可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溯源,讓消費者吃得放心、安心。除了供應外地市場,暖田基地還在金華市區開設了暖田生活有機館,新鮮采摘的蔬菜清晨便運往店內,成為當地居民的心頭好,常常供不應求。
暖田基地的發展,也為周邊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福利。“自從基地建成,我們的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幾倍。”瑯琊鎮徐聯村的盛大姐滿臉笑意地分享道。如今,基地用工大多來自徐聯村及周邊村莊,為許多像盛大姐這樣退休后仍想發揮余熱的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暖田基地直接帶動周邊200多戶農戶增收,人均年收入增長超30%,成為村民致富的“金鑰匙”。
此外,暖田基地還積極探索“農業+旅游”融合發展之路。基地內設有農耕文化體驗區、親子采摘園等特色項目,每逢周末,便吸引大量游客前來觀光體驗,成為周邊市民休閑度假的熱門打卡地。農業與旅游的有機結合,不僅豐富了產業業態,也為鄉村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接下來,瑯琊鎮將以暖田基地為依托,進一步擴大產業規模,深化農旅融合,探索更多鄉村振興的新路徑,為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貢獻力量。
記者手記
“暖田基地只是起點,我們的目標是讓更多鄉村富起來、美起來、強起來。”在暖田基地,現代化農業設施與村民們幸福的笑容相互映襯,共同勾勒出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無限憧憬。暖田基地的成功,離不開科技的有力支撐、產業的深度融合和生態理念的堅守,但更關鍵的是黨建引領和群眾的廣泛參與。在這里,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通過“國企+民企+強村公司”合作開發模式,聚焦現代農業產業,引入“智慧農業科技產業園”模式,凝聚起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