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婺城區安地鎮楊垅畬族村,一場關于甜蜜與幸福的故事正在悄然上演。近日,記者來到位于該村的石榴紅共富果園,沿著蜿蜒小徑深入其中,發現這里不僅種植了琳瑯滿目的水果品種,如枇杷、桃子、石榴、紅美人、陽光玫瑰等,還在果樹間隙種植了紫薇花、茶花、櫻花、桂花等花樹,錯落有致地分布著,為果園增添了幾分詩意與浪漫。
“我們腳下這條小徑,環繞著整個果園,就像一條紐帶,串聯起每一處美好。待到春日回暖,百花齊放,路兩旁的紫薇花會熱烈地綻放,那時候,整個果園就像被繁花簇擁,美不勝收。”金華市楊垅文旅發展公司總經理凌子楓介紹,2023年,在婺城區統戰部門的大力推動下,在北京打拼多年、事業有成的凌子楓回到家鄉安地,帶著滿腔熱忱與無限創意,開啟了石榴紅共富果園基地項目的規劃。這個項目宛如一顆希望的種子,承載著他對家鄉的深厚情感和發展期許。項目規劃分四期進行,總占地面積超100畝,計劃投資5000萬元。如今,果園里已種下6000多棵果樹,涵蓋12種不同水果,它們在這片土地上茁壯成長,期待著與游客們相遇。
深入果園,會發現這里的精彩遠不止于水果與繁花。休閑區域的規劃盡顯用心,配備了魚塘以供垂釣之樂,音樂廳、燒烤房則是親朋好友歡聚一堂的絕佳場所,還有清澈見底的游泳池以及風格獨特的民宿等設施,讓每一位到訪者都能享受到全方位的休閑與娛樂體驗。
“目前,一期和二期工程基本完工,就差入口處的少數民族文化展廳還在進行最后的細節打磨。”凌子楓眼中滿是期待,“這個展廳將全方位展示畬族獨特的文化和悠久的傳統,讓游客能沉浸式感受這個民族的魅力。我們還設有8間充滿鄉村煙火氣的土灶,讓大家可以烹飪美食,體驗鄉村生活的樂趣;2間獨具特色的鄉村咖啡館,為游客提供一個寧靜的角落,在品嘗咖啡的同時,享受片刻的寧靜。”
楊垅村作為婺城區四個畬族行政村之一,總人口400余人,其中畬族同胞100余人。曾經,由于交通閉塞、產業單一,村莊發展陷入困境,就像一顆蒙塵的明珠。共富果園項目的落地為這個小村莊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這片山地,以前就是一片荒山,計劃通往村里的公交車,也是因為共富果園項目才通的。”楊垅村黨支部書記蘭國華說,該項目不僅盤活了村里閑置多年的自然資源,還為村集體每年帶來13萬元的收入,而且在逐年遞增。更重要的是,果園的建設和運營吸納了村里的剩余勞動力,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增收。
去年10月,共富果園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試運營,期間接待了近5000名游客。“除了日常的園丁維護、保潔服務等基礎性工作之外,我們熱切期望能夠吸引更多年輕人回歸,讓他們投身于項目的管理與運營之中,為這片土地注入新的活力與創意。”凌子楓告訴記者,3月,果園即將正式開門迎客,目前人員招聘工作還在進行,他期望組建一支多元化的人才隊伍,能夠運用好楊垅村現有的畬族文化,發掘并推出富有民族特色的文旅項目,切實助力鄉村振興的實現。
據悉,接下來,該項目還將規劃建設中華民族共同體展覽館,打造占地約20畝的中國地圖研學果園景觀,展示多元一體的民族文化,同時讓游客在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時,也能在寓教于樂中深化對國家的認識與熱愛。
在這個春天,不妨走進婺城石榴紅共富果園,感受水果與繁花交織的浪漫,體驗鄉村振興帶來的美好變化,開啟一場充滿驚喜與感動的旅程。
記者手記
石榴紅共富果園項目的引入,為這個靜謐地躺在群山懷抱中的小村落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凌子楓,這位在外闖蕩多年、事業有成的企業家,懷揣著對家鄉的深情厚誼,帶著先進的經營理念與現代管理技術,傾盡心力推動了共富果園項目的誕生,讓楊垅畬族村煥發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成為了婺城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為了吸引更多像凌子楓這樣的企業家回鄉投資,我們應該積極創造更多機會,讓他們了解家鄉的發展變化和潛在的投資機遇,堅定他們回鄉投資的信心和決心,共同書寫婺城鄉村振興的新篇章。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