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馬曉芬)婺城區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暨深化重點產業鏈培育大會召開后,區農業農村局組織人員深入農業企業一線,實地了解企業復工復產、生產經營、科研創新、人才用工、業務拓展、政策利用等方面情況,精準對接需求,提振發展信心,力爭一季度“開門紅”。
農業產業是增強農業農村內生發展動力的源泉,是鄉村全面振興的基礎和關鍵。區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嚴東生介紹,近年來,區農業農村局錨定穩產保供、產業升級、“新農人”培育、片區發展等重點領域,積極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加快培育農業新質生產力,有力推動農業產業提質增效。
據了解,2024年,區農業農村局緊扣農業產業提質增效,不斷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切實提升農業產業發展水平。2024年,實施重大農業項目11個,年度計劃投資6.34億元,實際完成投資8.35億元,投資完成率131.77%。加速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對標國家級農業產業園,依托國有農場存量74.5畝建設用地和千畝農業用地空間,持續爭創農業“雙強”集聚區。加快發展特色產業,重點發展“豬、米、花、茶、佛手、蛋鴨、奶業”等具有辨識度的“婺城拾珍”產業。金華兩頭烏入選首批省級鄉村“土特產”精品培育試點,金華兩頭烏和奶牛全產業鏈入選全省“土特產”全產業鏈重點培育名單,“馮小鴨”和“熊貓豬豬莊園”入選全省農業品牌目錄農產品品牌名單,新增省級數字農業工廠2家,新增市級農業龍頭企業7家。
“此次大會擂響了奮進催征的戰鼓,扭住了婺城趕超進位的關鍵,充分展現了區委、區政府加快推動全區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定力和決心。”嚴東生表示,2025年,區農業農村局將拉高工作標桿,聚焦農業產業提質增效,持續深化科技創新,培育壯大農業新質生產力,全面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在打造“一區一園”科創平臺上,堅持高起點規劃,打造以雙龍實驗室、現代種業創新中心、智慧農業示范園為核心的農業“雙強”集聚區和以長山、白龍橋為主區塊的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爭取農業綜合產量提升8%以上。
在建設“一村一品”特色集群上,堅持高品質培育,打造佛手村、桂花村、辣椒村、紅美人村、高山蔬菜村、金線蓮村和滑翔村、藝術鄉建村、婺州窯村、礦山潛水村、舌尖鄉愁村等和美鄉村20個,招引培育鄉村經營業態15個,爭取引流消費破千萬。
在塑造“婺城拾珍”特色品牌上,堅持高標準打造,推動農產品入戶和出海,全省范圍內新布局系列體驗店5家,好樂耕農事社會化服務延伸至杭州、寧波、溫州、臺州、衢州等地級市5個,品牌輻射力度進入全省縣市區前10。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